她从随身带来的箱子中取出一瓶深褐色液体,&34;这是改良后的药剂,主要针对蝗卵和幼虫。每个防治小组配发三瓶,按照指定区域喷洒。记住,一定要在清晨露水未干时使用,效果最佳。&34;
农学院的学生们认真记录着每一个细节。苏锦绣继续道:&34;另外,我们还要在蝗虫可能迁徙的路线上设置&39;诱杀区&39;,种植它们特别喜欢的青草,然后喷洒含有特殊药物的水。一旦蝗虫进食,就会在短时间内丧失繁殖能力。&34;
&34;除了药物防治,我们还要动员各村农户,采取物理防治措施。挖沟渠、设陷阱、利用鸡鸭捕食等多管齐下。&34;苏锦绣目光扫过众人,&34;记住,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必须在蝗虫大规模羽化前控制住局面!&34;
计划制定后,所有人立即行动起来。农学院的学生们分成十个小组,每组负责一个区域,带领当地农户进行药物喷洒和物理防治。太医院的学生则负责确保防治过程中人员的安全,防止药物中毒事件发生。
苏锦绣则带着几名核心学生,直奔蝗虫最密集的孵化地。在她的指导下,学生们熟练地操作着改良后的喷洒设备,将药剂均匀地洒向田地。
&34;娘娘,您看!&34;一名学生惊喜地指着地面,只见刚刚还活蹦乱跳的蝗虫幼虫,接触到药剂后很快就失去了活力,扭动几下后便不再动弹。
&34;继续喷洒,确保每一处孵化地都不漏掉。&34;苏锦绣指挥道,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一连三天,防治工作不分昼夜地进行着。苏锦绣几乎没有休息,亲自巡视每一个防治区域,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她的身影出现在田间地头,出现在村落农舍,甚至深入到最偏远的山区检查蝗虫孵化情况。
呼延州的百姓们看到了希望,纷纷加入到防治大军中来。男女老少齐上阵,有的挖沟设陷,有的撒药引诱,有的则赶着鸡鸭进入田间捕食蝗虫。一时间,人人争先,场面壮观。
第五天,前线传来好消息:南三县的蝗虫密度已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