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今晨收到北疆急报,蝗灾有卷土重来之势。&34;苏锦绣环视众人,&34;我需要三十名精通防治技术的学生随我北上,时间紧迫,明日一早出发。&34;
&34;娘娘,学生们都愿前往!&34;农学院首席教习王元立即回应,&34;去年参与防蝗的学生都掌握了完整技术,现在他们已经带出了更多徒弟。&34;
苏锦绣点头,随即转向一旁的巧儿,&34;准备空间里的防治药剂,特别是那种对蝗卵有特效的配方,多备些。另外,告诉周伯,让他准备足够的种子,以防万一。&34;
巧儿领命而去,苏锦绣则拿出纸笔,开始详细规划防治步骤。相比去年手忙脚乱,现在的她已经有了更成熟的应对机制。
翌日清晨,苏锦绣率领三十名农学院精英和十名太医院学生启程北上。萧承煜亲自送行至宫门,目送马车远去。
&34;保重。&34;他低声道,眼中满是担忧与信任。
七日后,一行人抵达呼延州。刘大人早已在城门外等候多时,看到苏锦绣的马车,立即迎上前去。
&34;娘娘,情况比预想的还要糟!蝗虫已经在南边三个县开始孵化,眼看就要成群。我们按照去年的方法撒了药,但好像效果不大。&34;
苏锦绣眉头微皱,&34;先带我去看看。&34;
田间,成片的麦田中已经可以看到星星点点的蝗虫活动痕迹。农户们正挥舞着布条驱赶,但收效甚微。更令人担忧的是,苏锦绣注意到这些蝗虫与去年的品种略有不同,体型更小,但活动更为敏捷。
&34;变异了。&34;她低声自语,随即转向身旁的学生,&34;取样,我要看看这批蝗虫的具体特性。&34;
回到临时驻地后,苏锦绣借助空间中的设备,仔细分析了蝗虫样本。结果证实了她的猜测:这是一种适应性更强的变种,对去年的防治药物已经产生了一定抗性。
&34;必须调整配方。&34;苏锦绣决定道,当晚便在空间中熬制新型药剂。
第二天,她召集所有人宣布新的防治计划。
&34;蝗虫已经变异,我们需要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