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后,你开始频繁地发现一些真相。这些真相起初让人心冷,继而让人平静,最后让人释然。比如,人性最深处的底色,从来不是温柔和爱,而是自私和孤独。爱是短暂的火光,温柔是偶尔的觅食,而自私与孤独才是整座森林的本质。我们不停地在这森林里寻找光亮,寻找热源,直到有一天,我们停下来,突然明白:那些炽热的期盼,不过是对抗寒冷的幻觉,而寒冷才是永恒的底色。
人无非是一座孤岛,所有的靠近都因利益,所有的远离都因失去价值。 你是温暖的,所以人们靠近;你是凉薄的,所以人们疏离。只不过,温暖是消耗,凉薄是本性。一旦你被耗尽,那些围绕在身边的人便会散去,他们不是背叛你,而是回到他们自己的岛屿。你发现,原来我们注定是孤独的,这种孤独无法被填补,也无需填补。它是生命的一部分,就像影子,你逃不掉它,但你可以学会与它共存。
于是,你开始渐渐学会不再向外索求,不再向人群伸手,不再高估自己在他人心中的位置。对自己诚实一点吧,你不过是一个普通人,别人也是。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孤独里挣扎着,寻找着,哪怕是看似最亲密的关系,也不过是两座孤独的岛屿在海面上短暂地相遇,最终还是会被海流分离。我们能做的,不是死死抓住,而是学会接受,让一切自然流动。
自由的前提,是接受自己
人这一生,最难的从来不是对抗世界,而是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失败、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自己的无足轻重。大多数痛苦来源于对“为什么不是我”的执念,而大多数救赎则来自于“本就不该是我”的释然。
我们以为,自己需要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更完美的外壳,一个更高的地位,一个更被人需要的价值。但实际上,你需要的只是一个更平静的内心。皮囊再完美,终究是一具衰败的容器,而灵魂的高贵,才是唯一能穿越时间的重量。
灵魂的高贵不需要外界的认可,也不需要证明。学一点知识,懂一点道理,站稳自己的位置,撑起自己的风骨,这便足够。很多时候,我们误以为高贵是一种外在的东西,比如财富,比如地位,比如某些精致的标签。但其实,高贵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它温柔而坚定,像一棵大树,既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