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青自幼家境贫寒,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每日在田间辛勤劳作,也仅仅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但周青生性善良,勤劳懂事,虽然没有机会读书识字,却从父母的言传身教中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到了婚嫁的年纪,经人介绍,周青嫁给了邻村的一个普通男子。婚后,夫妻二人相敬如宾,日子虽然过得清苦,却也充满了温馨。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打算放过这个可怜的女子。没过多久,丈夫就身患重病,尽管周青四处求医问药,悉心照料,但最终还是没能留住丈夫的生命。
丈夫的离去,让周青悲痛欲绝,但她知道,生活还要继续。更重要的是,她还有一位年迈体弱的婆婆需要照顾。婆婆因为早年丧夫,又经历了儿子的离世,身体和精神都大不如前,生活几乎不能自理。
面对这样的困境,周青没有丝毫怨言。她每日天不亮就起床,先是到田间劳作,耕种着家里那几亩薄田,以维持生计。回到家后,又马不停蹄地为婆婆准备饭菜,照顾婆婆的饮食起居。婆婆身体不好,需要经常吃药,周青为了凑够买药的钱,常常省吃俭用,自己饿着肚子也要让婆婆吃上一口热饭。
村里的人都对周青的孝顺赞不绝口,十里八村的人都知道,在这个小村子里,有一位孝顺的媳妇。大家都羡慕婆婆有这样一个好儿媳,都说婆婆上辈子一定是积了大德,才修来这样的福气。
然而,婆婆的心里却充满了愧疚。她看着周青每天为了自己辛苦操劳,心里十分不忍。她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不能为媳妇做任何事情,反而成了她的累赘。于是,婆婆几次三番地跟周青说:“孩子,我已经老了,不中用了,你别再管我了,自己好好过日子吧。”
每次听到婆婆这样说,周青总是笑着安慰她:“娘,您说的这是什么话呀。孝敬您、照顾您是我应该做的,您就安心过日子,别想那么多了。”
尽管周青总是这样说,但婆婆的心里却始终无法释怀。她看着周青日益憔悴的面容,心中的愧疚感越来越深。终于,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婆婆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