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李孝恭下令赦免了朱粲的俘虏。这一举动让俘虏们感激涕零,他们纷纷跪在地上,高呼“谢将军不杀之恩”。
消息传开后,在巴蜀地区的百姓们纷纷称赞李孝恭的仁慈和智慧。许多原本犹豫不决的势力也开始动摇,最终选择归降。
李孝恭从金川出发,进入巴蜀地区。他所发布的檄文所到之处,有三十多个州纷纷投降归附。
“将军,您真是英明神武,如今巴蜀地区大部分都已归附,我们该如何进一步治理呢?”一位谋士问道。
李孝恭微微一笑,说道:“我们要以德服人,施行仁政,让百姓们过上安稳的生活。”
在李孝恭的治理下,巴蜀地区逐渐恢复了平静,百姓们安居乐业。李孝恭也凭借这一功绩,成为了唐朝历史上的一位杰出将领。
从时局来看,李孝恭的这一举动不仅瓦解了敌人的斗志,促使更多敌人归降,还为唐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仁慈和智慧,也为后世将领树立了榜样。
但是,逃走的朱粲并未停止其叛乱活动,而是选择逃往其他地区继续作乱。他随后聚集余部,在冠军县称帝,改年号为昌达,并率军攻陷邓州,从此埋下祸端。
又过了几日,前去招抚山东地区的府户曹张道源也传回了消息,他在山东地区开展的招抚工作非常顺利,他凭借着自己的真诚和口才,逐渐取得了山东郡县官员和百姓们的信任。
他还针对当地的豪强势力,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对于那些愿意顺从的豪强,张道源许给他们一定的地位和利益,比如保留他们部分土地所有权,并让他们协助维持地方治安;对于那些有些犹豫或者心存抵抗的豪强,他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赢得了山东地区的人心。
张道源的招抚工作不仅成功稳定了山东地区,也为唐朝的建立和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事迹体现了在动荡时期,通过仁政和策略来稳定人心和局势的重要性。
公元617年的十二月,对唐王李渊来说,是其新政权成立之初,最忙碌的一个月。
在各路将领纷纷传来捷报与各种事务接踵而至之际,李渊心中却难掩忧虑。陇右之地的局势如同阴霾挥之不去,姜谟、窦轨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