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如此凌厉的攻势,石秀却毫不惊慌。他双手紧握长棍,棍子随身体移动而挥动。只见他眼神沉稳地凝视着扈三娘的动作,寻觅着破绽与契机。
蓦然发现扈三娘招式中的疏漏,他当机立断挺棍向前,近身进击。棍子眼看即将击中太阳穴。杨芝储早已洞察不妙,徐徐靠近赛场,此时高声断喝:“住手。”虎步一跨,一手拨开扈三娘,一手握住棍子。
“你胜了,你这棍法也太过狠辣。此乃比试!”杨芝储松手后,只觉掌心阵阵刺痛。此人气力尚小,若再大些他恐不敢去接。
“大人,小人罪该万死,小人常年漂泊江湖,所习武艺便是伺机要诀,一击必杀。已然根深蒂固,一时难以收敛,还望大人宽恕。”石秀抱拳施礼道。
杨芝储挥手道:“不必多言,你已获胜。祝龙,你去请教杨节级吧。”
祝龙与杨雄二人皆手持长棍,分立两旁。只见杨雄身形矫健,其身负少林功夫之底蕴,且选择了游侠之路。其棍法沉稳多变,甫一出手,便见那棍影翻飞,令人目不暇接。每一棍皆气势雄浑,劲力无穷。而此棍法之要诀,重在砸、撩、挑、刺、点等招式,变化莫测,令人难以揣测。
再看祝龙这边,他乃是栾廷玉悉心栽培之徒,所行乃军棍之法,且更偏重于枪法。此棍法注重棍取中线,直击对方要害,可谓简洁明了,但正因如此,对习武者天赋要求颇高。若天赋异禀者,往往数招之内便能轻易制胜;然若天赋平平,即便面对二三流之高手,恐亦难有胜算。观祝龙之功底,显然颇为扎实,只是临敌经验尚浅,略显拘谨,未能全然施展。
相较之下,杨雄之表现则要出色不少。他手中之棍棒恰似一条灵动之蛟龙,上下翻腾,呼啸生风,逼得祝龙连连后退。而对于祝龙之反击,杨雄亦是应对从容,游刃有余。
“我总觉有何不妥。”杨芝储负手而立,眉头紧蹙,目光凝视场中比武。
“我亦有同感,此汉子之棍法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