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他着手制作的各类简易车辆也在逐步成型中,除了那些无法自制、需交外厂加工的零件,其他绝大部分工作均是由他自己动手完成。
期间张教授一干人深刻感受到了李大勇惊人的动手操作能力。
各种复杂的机床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般活跃灵动,一些看似极其困难加工的组件竟然能被处理得游刃有余,精度极高让人叹为观止。
基于现场条件有限,李大勇使用其中两台24匹柴油引擎组装了两辆爬山王越野型拖拉机。
一辆带有常规敞篷货箱,跟常见的拖拉机无异。
但另一辆车的设计就与众不同了。
李大勇把货斗改为车厢样式,并设置20座位。
悬挂和减震
林天昊也有一个独立的小帐篷,他这次准备得相当充分,甚至还带了一个小炉子来取暖。
这个小炉子比水桶还小,但功能很强。
林天昊在外面设计了一个水套,就是在火炉外再焊一层铁板,并在上下位置各留一截铁管。
用水壶灌满水,用橡胶管连接这两个铁管,再将另一端接到放在帐篷里的散热器上,这样简易的暖气系统就算完成了。
点燃炉火,很快水就被加热了。
热水上升后通过胶皮管进入散热器中,不久林天昊的帐篷里就变暖了。
同行的人们都看着林天昊的操作,对他的创意感到不解。
这玩意看起来确实很实用,尤其是在野外搭帐篷的时候。
在路过的县城,队长李文强找到一家小型加工厂,购买了一些材料,请林天昊帮忙加工更多这样的炉子。
这对林天昊来说不算难事,为了简化制作,甚至连水套都省略了,直接在炉膛里绕了几圈水管就好。
至于散热器更简单,只需用铁皮打造一个四方形的盒子,并留下必须的接口。
尽管林天昊的作品看起来粗制滥造,但大家试用后发现它还真挺好用。
之后,拖拉机和客车的车厢也被安装了这样一个供暖系统。
经过五六天跋涉,他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拖拉机一路状态良好,没出现故障,而林天昊“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