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记·汲郑列传》白话文翻译与扩展
---
一、背景与意义
《史记·汲郑列传》记述了西汉时期两位刚正廉洁的臣子:汲黯和郑当时。他们以忠诚耿直、不畏权贵、直言敢谏而着称于世,是汉代“刚直之臣”的典型代表。他们的言行反映了汉代君臣关系中官员的独立性,同时展现了士人敢于为民请命、敢于批评皇帝的风骨。
司马迁通过此列传,表达了对刚正廉洁官员的钦佩,并对汉武帝时期社会矛盾和政治制度提出了反思。这篇列传不仅是对汲黯和郑当时个人事迹的记录,也是对汉代政治文化的深刻描绘。
---
二、汲黯的生平与事迹
---
1 汲黯的出身与性格
- 出身背景
汲黯,字长孺,生于淮阳(今河南省淮阳县),出身士人家庭。他自幼聪慧,博览群书,尤其熟悉儒家经典,深受儒家“直道而行”的影响。
- 刚正性格
汲黯以耿直着称,为人正派,秉持气节。他一生不事权贵、不苟言笑。在朝为官时,虽位高权重,却始终保持清廉,关心百姓疾苦,不畏惧冒犯皇帝和权臣。
---
2 汲黯在朝为官
- 任职光禄大夫
汲黯在汉武帝朝担任光禄大夫,参与朝廷决策。他以敢言着称,常对汉武帝的政策提出尖锐批评。他认为,汉武帝的好大喜功、过度用兵对国家和百姓造成了沉重负担。
- 直谏汉武帝
汲黯多次直言批评汉武帝。例如,在讨论边疆用兵和对匈奴政策时,他反对动辄发动大规模战争,认为应以防守为主,避免劳民伤财。他曾直言:“愿陛下少作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