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记·循吏列传》白话文翻译与扩展
---
一、背景与意义
《史记·循吏列传》是司马迁专门为汉代“循吏”所撰写的一篇列传。“循吏”是指那些通过“以德化民”的方式进行地方治理的官员,他们注重教化百姓、宽政爱民,追求社会的稳定与民生的改善。相较于“酷吏”(依靠严刑峻法治理的官员),“循吏”以德政和仁政见长,是传统儒家政治理想的实践者。
司马迁通过《循吏列传》记述了汉代几位循吏的事迹,如西门豹、子产、龚遂等。他们的执政方式与理念展现了汉代基层治理的典范。此外,司马迁通过这些循吏的故事,表达了他对仁政理想的推崇,以及对以暴力治国的酷吏的批判。
---
二、循吏的生平事迹与治政理念
---
1 西门豹:治理邺地的典范
- 背景
西门豹是战国时期魏国的邺地令(今河北临漳一带)。邺地原本迷信巫术,当地巫师利用“河伯娶妻”的迷信活动向百姓勒索财物,甚至以活人祭河,导致社会混乱,民不聊生。
- 治政方式
西门豹到任后,发现巫术对百姓危害极大,便假意参与“河伯娶妻”活动。他命巫师先去“通知”河伯,随后将巫师投入河中,借此打击了迷信势力。他还积极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经济,使邺地从贫困走向富庶。
- 影响
西门豹的治理不仅彻底铲除了迷信,还通过发展经济改善了民生。他的执政方式体现了循吏“以教化为本”的理念,是汉代官员学习的榜样。
---
2 子产:宽政治政的贤相
- 背景
子产是春秋时期郑国的名相,以宽政治国闻名。他任职期间,郑国国内矛盾频发,贵族势力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