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纣王的暴政与商朝的灭亡
然而,商朝的强盛并未能持续太久。商朝的最后一位君主是帝乙的儿子帝辛,后世称他为纣王。纣王继位初期非常聪明能干,善于治理国家,但随着权力的膨胀,他逐渐变得暴虐无道。
纣王沉迷于享乐,修建豪华的鹿台和酒池肉林,以满足自己的欲望。他还宠信妲己,将国家大事交给奸臣处理,而对忠臣予以迫害。纣王的暴政激起了百姓和诸侯的不满,天下再次陷入了动荡之中。
这时,西方的周国逐渐崛起。周武王姬发以“替天行道”为名,联合诸侯讨伐商纣王。牧野之战成为商朝的最后决战,周军以少胜多,大败商军。纣王在战败后自焚于鹿台,商朝至此灭亡。
---
商朝的历史意义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文字记载的王朝。它的历史不仅通过《史记》得以传承,还通过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得到了实证。商朝的文化、科技和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1 政治制度:商朝确立了中央集权的雏形,王权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2 经济发展:商朝的农业和手工业技术高度发达,特别是青铜器的制造,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3 文化成就:商朝创造了甲骨文,这是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成为后来的汉字基础。
4 历史教训:商朝的兴衰说明,暴政必然导致灭亡,只有德治才能实现长久的统治。
---
全文总结
《史记·殷本纪》通过契的传说、商汤的起义、盘庚的中兴以及纣王的灭亡,完整展现了商朝从兴起到灭亡的历史。商朝的历史不仅是中国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王朝兴衰更替的缩影。它的成就与教训,至今仍具有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