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接下来,拿筷子的时候,新的状况又出现了。习惯了现代轻便筷子的他,面对这又粗又长、沉甸甸的明代筷子,很是不适应。手指怎么摆弄都觉得别扭,夹菜时,那两根筷子在他手里不听使唤,要么夹空,要么把菜掉落在桌上,惹得大家纷纷侧目。
胡秋水尴尬得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心里懊悔不已。他不断在心底提醒自己:得尽快适应,这是明朝,礼仪、习俗统统不同,要是连这些日常小事都应对不好,往后还怎么大展拳脚?于是,他深吸一口气,仔细观察家人拿筷子的姿势,一点点矫正自己,费了好大劲,总算是能较为顺畅地吃上饭了,只是这一顿饭下来,背心早已被汗水湿透。好不容易熬过了这尴尬的一餐,胡秋水决定主动融入家中的日常劳作,也好更深入了解这个时代的生活。清晨,天才蒙蒙亮,公鸡打鸣的声音此起彼伏,父亲就已经起身,准备下田干活。胡秋水揉了揉还惺忪的睡眼,也赶忙爬起来,跟着父亲出了门。父子俩扛着锄头,往村外的田地里走去。一路上,胡秋水好奇地四处张望,乡间小道坑洼不平,路旁的野草长得极为茂盛,偶尔还能瞧见几只野兔从草丛里蹿过。远处的田野广袤无垠,只是土地看着颇为贫瘠,和现代那些规整肥沃的农田截然不同。到了自家田地,父亲把锄头递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