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7)页
    中保危机5(:-23):27民众要求摩西作中保而非直接听神,这种宗教心理对祭司制度发展有何影响?
    根据《圣经》记载,以色列民众在西奈山时,因目睹雷轰、闪电、密云等彰显神威严的可畏景象,内心充满恐惧,主动请求摩西作中保,代替他们聆听神的话语(出20:18 - 21;申5:23 - 27 )。这种宗教心理对祭司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深入剖析:
    一、中保需求的制度化延伸
    由于民众受 “属血气” 罪性的影响,无法直面神的圣洁(赛59:2),加之对死亡的恐惧心理(申5:25 - 26),他们迫切需要一个中介。正是这种强烈需求,促使神出于恩典设立了祭司制度:
    中保职分的预表:摩西身为 “立约中保”,肩负着传递律法的重任(申5:27 - 31)。他为百姓代祷(出32:11 - 14、30 - 32)以及传达神谕的职能,预先展示了祭司制度中代求与献祭的重要功能。
    祭司权威的确立:亚伦被立为大祭司之后,在瘟疫肆虐之时,通过“站在活人死人中间”成功止息了瘟疫(民16:46 - 48),这一关键行为正式确立了祭司作为神人中介的法定地位。
    礼仪体系的建立:会幕制度以及献祭条例(利1 - 7章)将中保职能进一步具体化,使得祭司成为处理罪孽、维系圣约的关键角色。
    二、宗教心理的双重影响
    积极方面:
    - 祭司通过献祭和教导,让百姓能够“存敬畏神的心”,进而更好地遵行律法(申5:33)。
    - 中保制度有效地保护百姓,使其免于因“随意亲近神”而遭受死亡的威胁(利10:1 - 3)。
    - 强化了“神人立约”的观念,让百姓深刻认识到救恩需要通过代赎来实现。
    消极方面:
    - 暴露了人性“硬着颈项”的悖逆本质(出32:9),这表明需要一个更完美、更完全的中保。
    - 中保制度充当了“训蒙的师傅”,为人们接受基督做好了心理和认知上的准备(加3:24)。
    三、基督论指向
    摩西的中保职分,本质
第(1/7)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赵远明林辉林辉赵远明序列:失格愚戏星辰大远航从鹰人进化为天使后,我荡平诸神皇叔好细腰,娇娇王妃要轻哄算命太准轰动全网,警察坐不住了3366洛尘废柴修真记洛尘张小曼张小曼洛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