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7)页
上是“基督的预表”(来8:6):
    - 旧约祭司只是“为一面作中保”,仅仅代表人;而基督则“为两面作中保”,同时代表神与人(加3:20)。
    - 摩西的代求存在局限性,需要反复献祭;基督却是“一次献上永远有效”(来9:12)。
    - 在金牛犊事件中,摩西展现出“愿自己被涂抹”的代赎精神(出32:32),这恰恰预表了基督“舍己作多人赎价”的终极救赎(可10:45)。
    这种由宗教心理推动发展起来的祭司制度,最终指向了“新约的中保”耶稣基督(来12:24),使得信徒“因基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来10:19 - 20) 。
    以色列民众为何在西奈山要求摩西作中保的具体心理分析是什么?
    以色列民众在西奈山要求摩西作中保,可从多个角度进行具体心理分析:
    恐惧与不安全感:以色列人在西奈山的经历,被恐惧和不安全感笼罩。当上帝在雷轰、闪电、浓云和角声中威严显现时,百姓被这强大的能力深深震撼,内心充满战兢与惧怕,他们觉得自己随时可能死亡。这种强烈的恐惧让他们认为无法直接面对上帝,所以请求摩西代表他们与上帝交流。摩西则安慰他们,告知他们神的能力显现是为了考验他们,目的是让他们内心生出对神的敬畏。
    信心的缺乏:以色列人的信心不足,也是他们要求摩西作中保的重要因素。在金牛犊事件中,以色列人因犯下罪过,内心充满恐惧,害怕与神会面。这清晰地表明,他们在面对神圣的上帝时,深感自身的无力与不自信。摩西也曾提醒他们,信心不足致使他们不愿直接面对上帝。
    对神威严的敬畏:神在西奈山的显现,让以色列人深切体会到神的威严和不可侵犯。他们意识到自己无法承受神的直接显现,因此恳请摩西作为中介,传达神的旨意。这种敬畏之心促使他们选择摩西作为中保,期望以此保护自己免受神的怒火。
    对摩西的信任:摩西在以色列人中地位举足轻重,他不仅是一位领袖,更是一个谦逊、正直的人。以色列人信任摩西,坚信他能够代表自己与上帝沟通,并准确传达上帝的旨意。摩西的谦逊和正直,使他成为最合适的中保人选。
    神的旨意与百姓的
第(2/7)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阴阳造化鼎综影视之他们都爱我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替嫁后,医妃她被暴虐王爷爆宠娶平妻侯爷反悔了,求锁死别祸害闺蜜穿荒年,你发疯,我种田穿越异世:列国争霸邪道人山村诡医重逢在恋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