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真实的情况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河北贫弱,仅靠燕京周边的几处马场又怎么能支撑杨衡源源不断地供给上等良马。所以这些年,燕蒙两地的盐铁走私,不少都跟这位兵部尚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杨衡干这些事到不是全为了私利,大部分走私都是为了从蒙古境内换取马匹,放进马场里,一来培育良马,二来也可拨出一部分直接充当军马。
今夜,这位尚书大人手中攥着一份密报,站在宅院之中,仰头望着天上的明月,久久无言。杨衡手中的密报,写的是现如今两辽地界与蒙古人私下走私盐铁的情势,而且有证据表明,这些走私与世子殿下脱不了干系。
在燕行云前往辽西之时,杨衡就命人减少在辽西与蒙古人的走私往来,如此做自然是担心被燕行云察觉,但这么多年经营,杨衡的人脉关系自然是没有断绝的,察觉到燕行云与蒙古人的往来,也不是难事。而今,杨衡在内心权衡的是要不要将这些证据交给秦弛。
杨衡与秦弛勾连在一起,其实还是因为走私之事,当时秦弛直接找上了杨衡,点破了他一直在暗中用盐铁从蒙古境内换马的事。
对于被老相沈熙之一手提拔的人,杨衡本来也看不上秦弛,双方也是隐隐对立的关系。当时突然被秦弛找上门来,点破自己的秘事,杨衡自然是惊惧交加。
只是到底是混迹官场多年,一步一步爬上来的人,杨衡很快明白,秦弛抓住自己的把柄而没有上本参自己,一定是想要以此要挟自己做些事情。
果然,秦弛也没有与他绕圈子,直接与他说这是右御史大夫张琰查出来的,只是还没有确实的证据,张琰如今正在加紧搜罗罪证,想要将此事定成铁案。
对于张琰,杨衡还是了解的,他知道这个老御史一向铁面无私,如果他掌握了自己的罪证,一定不会徇私。杨衡的一颗心当时彻底沉了下去,他直接问秦弛告诉自己这些到底想要什么。
秦弛也就将自己想要构陷张琰的事情和盘托出,并且让杨衡提供一张燕京城内布防图,作为构陷张琰通敌的罪证,也是他杨衡投效自己的投名状,秦弛保证,杨衡做完此事之后,他可保杨衡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