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什么意思?我的目的是什么?你倒是说说看。”
“还用我说吗?给自己留点儿脸吧,行吗?”
教授叹了口气,重新坐回椅子上:“好了,今天的研讨会就到这里吧。你俩不要吵了,希望所有人都能从这次讨论中有所收获,认真思考自己的未来。”
教室里又恢复了平静,有的同学们居然开始收拾东西,准备离开。我看着袁朗,他冲我笑了笑,一脸得意的表情。而教授则坐在讲台上,若有所思。这次研讨会很是混乱,但也让我再一次意识到袁朗他们的攻击才刚刚开始。
“教授,给我们讲讲,你写论文时候的一些事情吧,我们很想听。”
“是啊,给我们一点提示吧!”
几个平时与教授关系很好的人,大声喊了起来,教授听到他们的声音,心情也开始有了好转,脸上也开始出现了那久违的笑容。
教室里,气氛逐渐缓和下来。教授走到我们前面,歪过头看向窗外,好像真的勾起了他大学时期的回忆。
“同学们,其实我理解你们的想法。每个人对论文的看法都不一样,毕竟,论文只是我们学术生涯中的一个阶段,而未来是复杂多变的。不过,我想和你们分享一下我当年写论文的经历,也许能让你们对论文有更深的理解。”
教室里安静了下来,大家都被教授的话吸引。
“那还是我读研究生的时候,论文题目是关于古代经济学的比较研究。那时候,没有互联网,没有电子数据库,所有的资料都要靠自己一本本地翻阅。图书馆成了我每天的‘家’,有时候一坐就是一整天,连吃饭都忘记了。
我记得有一次,为了找到一本关键的古籍,我在图书馆的书架间找了整整三天。那本书藏在最不起眼的角落里,当我终于找到它的时候,那种兴奋和成就感,至今难以忘怀。那时候,我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论文写得艰难,有时候一个观点要反复推敲,甚至推倒重来。
那时候,我也想过放弃。论文的压力太大了,导师的要求也很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