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鼓励可以参军的百姓,前往边塞上居住,形成一道天然的长城,平时耕种劳作,战时保家卫国。
以夷制夷,匈奴最擅长的是骑兵,以如今汉朝骑兵的实力,靠骑兵正面交战,不可能是匈奴人的对手。
因此,我们必须要引进外援,团结一切对抗匈奴的力量,建立匈奴籍的兵团。
同时还要大量的屯田养马,为未来击败匈奴做好准备。
未来开战之时,在险阻的地区,用引入的匈奴外籍兵团进攻,可以做到互有胜负。
在平原和开阔的地区,可以以大汉的战车和弓箭相互配合,二者合一相互支援。
如此,我们可用的战略战术,要远比匈奴人多得多。
这封《言兵事疏》,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将汉朝和匈奴的实力对比,匈奴和汉朝的优缺点,以及如何用对匈奴,汉朝接下来要做什么等写的明明白白。
刘恒看完,对晁错的才能大加赞赏,但并没有当即提拔他。
他已经是太子的人了,现在不宜提拔过快,未来太子即位后再提拔他,可以更好地为太子积累人脉。
晁错走后,刘恒又叫来了云哥,好好商量了一下这其中的政策。
苏云看过晁错这封奏疏后,对晁错也是大加赞赏。
这挑选良将相互配合,在汉武帝击败匈奴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卫青、霍去病都是汉武帝培养的良将。
这屯田养马,也为汉武帝时期击败匈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汉武帝时期,之所以能够打通河西走廊和河套地区,便是靠着屯田政策。
汉武帝打下匈奴的地盘后,便将汉人大量的往那些地盘上迁徙,从而将这些地盘全部固定到汉朝的领土上。
这也是为什么汉武帝打仗极为烧钱的原因,百姓肯定不愿迁徙到异国他乡啊,汉武帝不得不动用大量的钱财逼他们就范,这也无形中增加了朝廷的财政负担。
可事实证明,汉武帝这么做是对的,由于汉朝时期的生产力低下,朝廷对地方的实际控制能力比较弱。
如果不大量的迁徙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