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4/9)页
者之道”的博海中。
    终于在一次茶毕之后,老者轻轻叹道:“后生可畏,后生可畏……你这小郎君,若再修炼十年,定能成我中医正统一脉之真传。”
    小郎君听罢,笑着拱手:“前辈抬爱。晚辈虽有一二奇法,皆因机缘所得,不敢妄称高人。”
    老人却摇摇头,认真地看着他,缓缓说道:“小友莫要谦虚。老朽早年隐姓埋名行医多年,如今年近古稀,怕是也熬不过几个春秋了……但见你之法,之心,之术,老朽心中欣慰。”
    他顿了顿,才低声道出一句:
    “其实,老朽,姓孙,名思邈。”
    小郎君眉头一跳,惊得险些将手中茶盏翻倒。
    “孙……思邈?!”
    那可是他前世医学课本上的活名字,是与扁鹊齐名的千古医圣之一!
    “正是。不过此事,小友也不必声张。”老人微笑,似是早知他会震惊,并不意外,毕竟他早就知道,这小郎君和李世民的关系,李世民曾经多次请他治疗长孙皇后的病,孙思邈都没有前往皇宫,毕竟他不喜欢李世民,但见这小郎君的妙手仁心,把普通老百姓的生死放在第一位,他这才愿意和他们接触一二。
    小郎君胸中翻涌,强自镇定,行了一礼。
    孙思邈笑而不语,只是轻抚白须,转身看向窗外飘雪。
    那一日之后,两人更加交好,几乎每次相见都从午谈至晚,医理之外,也时有闲话。
    唯有一件事,让小郎君略感不安。
    自初次见面后,那位随行的妇人——孙思邈的义女,孙郑琴——便再未露面。
    她那日所说的“十二岁一劫”,至今犹在小郎君耳边萦绕。
    小郎君试探地问过几次,孙思邈总是摇头淡笑:“她外出行事去了,常有之事,老朽也不知具体何处。”
    他问得多了,孙思邈便笑说:“你倒比我这做义父的还关心她。”
    每到此处,小郎君也不好再问。。
    但最担心的事,终究还是来了。
    兕子,十二岁的那一年,在宫中忽然高烧不退。
    她本是早晨还在殿前追着黄鹂雀跑的小姑娘,午后便虚软无力,额头滚烫如炭,夜里更是烧得人语不清醒,眼神涣散,唇色泛青。
    
第(4/9)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