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声中,双生花的电影宇宙悄然成型。她们在云南边境拍《雨林星轨》时,意外发现当地留守儿童用树枝在地上画的星空图,于是临时改剧本,让孩子们本色出演“用萤火虫写星语”的段落。这段充满灵气的表演感动了戛纳评审团,最终授予该片“金摄影机特别荣誉奖”。领奖台上,桑霁月抱着哈尼族小女孩,用不太标准的当地方言致谢,身后的大屏幕上,孩子画的歪扭星芒与1907年胶片里的星图渐渐重叠,形成跨越百年的童真对话。
资本开始用新的方式追逐她们。某科技巨头宣布成立“星轨影业”,承诺每年投资五部“非类型化电影”,由桑疏晚担任艺术总监;国际奢侈品牌lv推出“星芒工匠”系列,邀请桑霁月拍摄微电影,她却执意让故宫钟表修复师做主角,自己只在片尾以“打光助理”身份客串出镜。最出人意料的是,她们拒绝了漫威的超级英雄电影邀约,却接下了国家地理的委托,拍摄十二集自然纪录片《中国星空故事》,从敦煌星图讲到天眼fast,用电影级画面呈现古人“仰观宇宙”的浪漫。
狗仔队再也拍不到她们的“黑料”,却总能捕捉到温暖细节:桑疏晚在青海湖边给群演讲戏时,桑霁月默默给每个人递上暖宝宝;两人在xj片场收养的流浪狗“星轨”,常常蹲在监视器旁看回放,听到导演喊“cut”就摇着尾巴转圈。某次深夜转场,桑霁月靠在房车座椅上睡着,桑疏晚用分镜本给她当枕头,自己则借着手机微光修改剧本,屏幕亮度映在脸上,像极了十年前在北电宿舍熬夜剪片子的模样。
2027年,《星轨》系列最终章《此刻星芒》在敦煌全球首映。放映厅外的沙漠里,剧组用 thousands of太阳能灯摆出百年前的星轨图案,观众踩着细沙入场时,每人领到一枚刻着自己名字首字母的“星芒徽章”。当片尾字幕升起,桑疏晚和桑霁月牵着“星轨”犬走上舞台,身后的巨幕突然切换成实时星空——敦煌的银河清晰可见,某颗流星划过的瞬间,全场观众同时举起手机,闪光灯在沙漠中织成新的星轨。
散场后,有影迷在沙丘上发现一张纸条,笔迹是桑疏晚的:“1907年的曾祖父或许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