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太好了!我们医院有丰富的病例资源和专业的研究团队,相信我们能共同推进这款药物的研发。”赵飞扬高兴地回应道。
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进展,前往挪威学习的医生们回到医院,开始在模拟手术上练习莫氏显微外科手术技术。林教授在一旁指导:“大家注意,手术过程中一定要保持专注,切缘的处理要精准,这关系到患者的预后。”
张博士的团队筛选出了一批适合进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唇癌患者。他们开始进行小规模的临床试验,密切观察患者的治疗反应。
“患者在使用帕博利珠单抗后,肿瘤标志物有下降的趋势,但也出现了轻微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比如皮疹。”医生小王在汇报中说道。
“先按照之前制定的方案进行对症处理,继续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张博士说道。
王博士的团队也成功检测出了几位携带特定基因突变的唇癌患者,为他们安排了口服小分子药物的治疗。
“李大爷,您服用这个药物后感觉怎么样?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王博士询问一位患者。
“好像没那么疼了,吃饭也比之前顺畅些。”李大爷回答道。
团队发现,对于部分患者来说,单纯的免疫治疗或者小分子药物治疗效果有限。于是,他们开始尝试联合治疗方案。
年轻的唇癌患者小张,病情较为严重,经过基因检测发现携带特定基因突变,同时免疫系统也有一定活性。团队决定为他采用莫氏显微外科手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口服小分子药物的联合治疗方案。
手术前,赵飞扬和小张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谈话。“小张,我们为你制定的这个联合治疗方案,是目前最有希望控制你病情的方法。虽然过程可能会有些辛苦,但我们有信心。你要相信我们,也要保持积极的心态。”
“赵医生,我相信你们。只要能治好我的病,再辛苦我也愿意。”小张坚定地说道。
手术由林教授主刀,在显微镜下,他仔细地切除肿瘤组织,确保切缘无癌细胞残留。手术很成功,小张被送回病房进行后续治疗。
术后,小张开始接受帕博利珠单抗的免疫治疗,同时服用口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