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祖训认真听完大家的发言,说道:“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我们分成几个小组,林教授负责安排医生去挪威学习莫氏显微外科手术技术,筹备设备引进;张博士带领团队研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唇癌治疗中的应用和不良反应应对;王博士这边搭建基因检测平台,和药企对接口服小分子药物的合作事宜。我和赵飞扬负责协调各方资源,确保研究顺利进行。大家有什么问题随时沟通,我们争取早日取得突破。”
研究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林教授挑选了几位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安排他们前往挪威学习莫氏显微外科手术。在挪威的医院里,中国医生们认真学习手术技巧,观察手术全过程,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李医生,你看这一步,他们对切缘的处理非常精细,这对降低复发率很关键。”带队的王医生一边看着手术,一边对身边的同事说道。
“是啊,回去我们得多练习,把这技术吃透。”李医生目不转睛地回答道。
与此同时,张博士带领的免疫学团队开始收集唇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建立患者数据库。他们对患者的免疫系统指标进行详细分析,筛选出可能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良好反应的患者。
“张博士,这个患者的免疫细胞活性比较高,说不定对帕博利珠单抗反应会不错。”助手小李指着一份检测报告说道。
“先记录下来,我们还得综合其他指标判断。免疫治疗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不能掉以轻心。”张博士说道。
王博士的遗传学团队则在紧张地搭建基因检测平台。他们和国内外的科研机构合作,优化检测方法,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速度。
“王博士,新的检测试剂到了,我们赶紧试试效果。”团队成员小刘说道。
经过多次试验和优化,基因检测平台终于搭建完成。他们开始对唇癌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寻找携带特定基因突变的患者。
在赵飞扬和刘祖训的努力下,医院和几家知名药企取得了联系,就口服小分子药物的合作展开洽谈。
“赵博士,我们公司对你们的研究很感兴趣。我们有一款正在研发的口服小分子药物,针对的就是唇癌常见的基因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