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完控制策略后,大家又把焦点转移到了直流电缆的技术难题上。
“直流电缆的绝缘材料在高压直流下的长期稳定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材料科学家陈博士说道,“目前的绝缘材料在长时间承受高电压后,会出现绝缘性能下降的现象,这可能导致电缆发生击穿故障,影响输电系统的可靠性。”
刘祖训问道:“那有没有新型的绝缘材料可以替代现有的材料呢?或者有没有办法对现有材料进行改性,提高其性能?”
陈博士回答道:“我们正在研究一种新型的纳米复合绝缘材料,通过在传统绝缘材料中添加纳米颗粒,可以显着提高其绝缘性能和耐电晕性能。但是,纳米颗粒的分散性和与基体材料的相容性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赵飞扬建议道:“我们可以与材料研发机构合作,共同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同时,要建立严格的材料测试标准和方法,确保新的绝缘材料能够满足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要求。”
赵飞扬和刘祖训分别带领不同的小组,全身心地投入到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研发工作中。
换流器研发实验室里,赵飞扬和王教授带领着团队成员紧张地进行着 igbt 模块的测试和优化工作。他们设计了不同的散热结构和驱动电路方案,通过实验对比分析,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
“大家注意,这次测试要密切关注 igbt 模块的温度变化和电气性能参数。”赵飞扬叮嘱道。
技术人员小李发现,采用新型液冷散热结构的 igbt 模块在高功率运行一段时间后,温度虽然有所降低,但仍然高于预期。
“赵老师,看来我们的散热结构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可能是冷却液的流速不够,或者是散热鳍片的面积需要增加。”小李说道。
赵飞扬思考片刻,说道:“我们先调整冷却液的流速,看看效果如何。同时,对散热鳍片的设计进行优化,增加其表面积和散热效率。”
经过多次调整和实验,终于成功地将 igbt 模块在高功率运行时的温度控制在了安全范围内,并且通过优化驱动电路,显着降低了开关损耗和电磁干扰。
与此同时,刘祖训带领的控制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