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若有所思,轻轻抚摸下巴,眼神中透露出思考的光芒):“从主观角度来看,人们往往更倾向于关注现象,因为现象更容易被感知和理解。我们的认知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先接触现象,然后才有可能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握本质。但是,这种主观倾向也容易让我们陷入片面的认知。比如,我们看到一些明星表面上风光无限,拥有大量的粉丝和财富,社交媒体上到处都是他们光鲜亮丽的照片和奢华的生活场景,就可能主观地认为他们的生活完美无缺。但实际上,明星背后也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舆论压力等,他们可能为了保持身材长期节食,为了拍摄一个镜头反复 ng 身心俱疲,还要应对各种负面新闻和网友的攻击,这些本质的东西我们如果不深入了解就很难知晓。从客观角度来说,现象是本质的外在表现,虽然它具有迷惑性,但也是我们认识本质的重要途径。不过,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现象层面,而要透过现象去挖掘本质。就像医生看病,不能只看病人的表面症状,比如咳嗽、发烧,还需要通过各种检查手段,像验血、拍 x 光片、ct 扫描等,深入分析病因,才能对症下药。如果只根据表面症状就盲目用药,可能会延误病情。”
苏瑶(眼睛一亮,接过话茬,语速稍快,迫不及待地分享自己的想法):“林教授,您说得太对了!从主观方面,我还想到,每个人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不同,对现象和本质的理解也会有差异。一个经验丰富的投资者,可能看到股票价格波动这个现象,就能联想到背后的多种本质因素,比如公司的业绩报告、行业竞争态势、政策导向等;而一个投资新手,可能就只看到股价涨跌,无法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