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复杂、电力系统尚未批改、消防验收也卡着流程。
更别说,设备抵达港口的清关报批资料,还压在他贴身的文件袋里,一页都没填。
他现在需要的,不是他们马上开工,而是他们能暂时“稳得住”。
只要他们不慌,厂房的手续他会跑,批文的路径他会通,流程的空白他会补,工人也会陆续招募。
等一切就位的那天——他才会站在生产设备前,对他们说:
“现在,是你们上场的时候了。”
——
厂房手续是麦麦提亲自一刀一刀切开的。
产权归属了三家单位。
一家挂在市属国资委账下,早已半死不活。
一家早在几年前就注销了,工商登记上连最后一条税务记录都查不到。
最后一家,是当年“比格电池”为了申领市科委专项补贴临时注册的壳公司,法人早已不知所踪。
麦麦提蹲过档案馆,也钻进过招商局的会议室,给管档案的阿姨带点新疆干果,陪小办事员泡茶。
甚至在审批厅门口站了一上午,只为等市消防局一个副科长批个字。
他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剥开那些年久失修的产权文件、协调意见、行政调函,把那片从“落后产能”判了死刑的地,硬是从政策缝隙里薅成了“可启动项目”。
电力批复、环保手续、消防验收最终还是拿设备“非民用、临时技改试产”的备案身份,压着时限过了线。
设备抵港的前一周,手续终于勉强拼齐。
那天他开着接来的老解放,和两个库管一起,在盐田港码头蹲了一整天,把设备一箱箱从集装箱拖出来、贴封条、编号入册。
彼得站在厂房门口,看到一台老掉牙的热处理炉被吊车缓缓放下,居然笑了一声,说:“我还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它。”
一切都开始归位。
唯一的难题,是人。
这行的工人,不好找。
“能看懂图纸”“守得住公差”“敢碰联轴器”的人,要么在五机部时代就光荣退休了,要么早被南方几家军转民的机加工厂以月薪千元挖走。
深圳这地方,遍地都是做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