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曾多次向他科普过。
朝廷若要繁荣经济,首要便是树立威信,保护资本不受侵害,杜绝任何明目张胆的掠夺之举。
只有如此,商贾们才会对市场怀抱信任,资本的热潮才能如击鼓传花般,绵延不绝地流转下去。
故而,老朱心中虽然涌起想“吃大户”的冲动,但到底还是按捺了下去。
大明已然立国,不再是从前的“义军”,朝廷要有威望和诚信。
当然,即使朝廷不去“抢劫”这些大户,泡沫的本质也注定其终将破灭。
只不过,朱允熥希望通过精心筹谋,将这破灭的时刻尽可能推迟。
也许是两三年,或者四五年。
那时候,新政逐步扎根,稳固国基。
到那时,即便泡沫破裂,带来的也不过是资产的重组与洗牌,而资本化的浪潮,早已不可逆转。
不知不觉,便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
老朱带着几名锦衣卫,悄然步入证券交易所旁的一座气派无比的酒楼。
尽管他此行乃微服私访,但毕竟身份尊贵,护卫的安排自是滴水不漏。
明面上,几名锦衣卫随侍左右。
暗地里,更多的耳目早已布下,警惕地注视着四周动静。
证券交易所这等地方,豪商巨贾云集,携重金而来的富人往往护卫成群,他们倒也不显突兀。
毕竟,买卖股票所需的资金,动辄以百万计。
一百文一张的红票子,纵使装满几麻袋,也难以满足交易数十手股票的需求。
在这里,流通的货币,是面额高达万钱、甚至十万钱的大明银行承兑支票。
然而,这时代既无面容识别之术,亦无瞬息可查的网络信息系统核验,银行只认支票不认人。
本质上来说,带支票就是带现金,除了支票更方便携带之外,其余再无区别。
出门在外,仍难免遭遇窃贼或劫匪的觊觎。
因此,那些腰缠万贯的商贾,无不雇佣彪悍的护卫随行,以确保自身与财富的安全。
金陵证券交易所内部,自有朝廷布下的严密防线,堪称天罗地网。
任何胆敢在此作乱之人,无异于自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