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7/8)页
树,便在夜幕掩护下,被饥寒交迫的百姓偷偷砍去。
    这种竭泽而渔的行为屡禁不止,不是因为百姓无知,而是生存的逼迫让他们别无选择。
    试想,一个连烧水煮饭的柴火都凑不齐、连寒夜取暖的薪柴都无处可寻的农民,你与他高谈阔论“长远利益”,描绘未来绿树成荫的美好图景,又有何意义?
    他眼前的窘境,远比遥不可及的希望更加紧迫。
    百姓并非不明白过度砍伐会毁掉自己的家园,可当腹中空空、寒风刺骨时,谁又能忍住不向那仅剩的树木伸出手去?
    朝廷也曾尝试各种手段,严令禁止,施以重罚,可面对千千万万分散在全国各地的百姓,所谓的禁令变得可笑而毫无意义。
    那些铤而走险的身影,总能在法网的缝隙中找到喘息之地。
    人力有限,贪欲难抑,禁令终究挡不住生存的本能。
    少数要地可以派人看守,但种植在野外的树木,却不可能处处派人守着,也不可能守住。
    若后世未能迈入工业文明的门槛,任由这种对环境的掠夺无休止地延续下去,土壤因缺乏化肥滋养而日益贫瘠,树木被肆意砍伐却无法新生,其后果必将是不堪设想的。
    土地将渐渐丧失生机,养活的人口愈发稀少,最终陷入恶性循环。
    这便是高度内卷化的悲剧所在。
    人类为了苟延残喘,不得不向大自然榨取最后一滴血汗。
    而大自然被掏空后,反哺人类的能力却荡然无存。
    复活节岛的存在便是明证。
    那个曾无比繁荣的部落,只因对环境的无度索取,最终人间地狱,令人扼腕。
    元末明初的战乱,曾让无数百姓流离失所,许多村落荒废无人,杂草丛生,树木得以喘息,生态稍有回春。
    然而,随着明朝立国,人口安定,破坏的脚步又卷土重来。
    不独北方如此,南方的山峦同样难逃厄运,多化作光秃秃的荒坡。
    金陵城外,唯有老朱钦定为陵寝的区域,种植了大量树木并派重兵守护,才免遭斧斤之灾,其余地方,照样被砍伐得十不存一。
    毕竟,金陵这座繁华都城,光是百万生灵每日烧饭取暖所需的柴火,堆积起来便是一个天文数字。
  
第(7/8)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吴云肖雪燕末世神农系统替嫁成宠:疯批老公请挂号道教神话:我乃世间最后一位真仙女主婚宴带奸夫悔婚,我杀光女主全家罗刹国鬼故事开棺见喜,江小姐绑定了亲亲老公替嫡姐怀上世子爷的孩子后,她死遁了职场小聪明杀敌爆属性,从刑徒军开始速成武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