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对杨炯的情愫,虽口上不承认,心底却也明白,自己实是钟情于他。而杨炯对她的一片深情,她亦是感同身受,真切无比。
可她深知,自己断断不能下嫁杨炯。
一旦身为人妇,手中权势便如那风中残烛,不可避免地要折损大半。要知道,耶律南仙握着的可是近半个朝堂的官员把柄,同时还有她一手发展壮大的安抚司,她还是萧氏的实际控制者。
这官权、情报权和族权,只有安抚司的情报权完完全全的忠于自己,其他两项,自己一旦嫁人,还嫁给一个二臣大华人,官员和萧氏族人将彻底失去政治希望。
如今她尚未婚嫁,便能一门心思辅佐大兄耶律光,众人皆知她是太子党,对日后的政治前景尚有期许。
可一旦大婚,这些人定会被皇帝或是其他势力拉拢过去。毕竟支持储君与支持一个儿臣,其间的差别与政治前途,任谁都能看得清楚,分得明白。
即便她表明自己招了大华人驸马,仍会坚定支持太子,依旧是太子党,可这话对于那些将身家性命都托付在她身上的人而言,毫无说服力。
虽说大辽对女子掌权约束最轻,可对女子的轻视与那根深蒂固的偏见,却始终存在。
耶律南仙若不婚嫁,便只有一个确定的方向,那便是以手中权势全力支持耶律光。可一旦大婚,她的态度便会变得扑朔迷离,充满了不确定性。
无人知晓她婚后是否会安心做个贤妻良母,也无人知晓她有了孩子后,是否还会如现在这般坚定不移地支持耶律光,更无人知晓那驸马会对她产生多大的影响。这般种种不确定性,任谁心中都会犯起嘀咕,忐忑不安。
这又与同部落或是豪族联姻截然不同。
若是耶律南仙与契丹八大部中的任何一家联姻,结果自是不言而喻,不过是两个家族与太子之间的博弈和利益交换,这些都还在可预见和掌控的范围之内。
但偏偏是杨炯这个大华人不行,究其原因,便是杨炯在大辽毫无根基,得不到其他势力的信任与归附,这也正是辽皇敢开出这条件的缘由。
表面上看,是老父亲成全儿女私情,实则是暗中巧妙地稀释了耶律南仙的权力,从内部瓦解太子党的团结与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