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着石头过河,一切都在实践中不断进步。
那厢,陈淑仪和鲁明瑶听的心神激荡,完全没有意见。
如果说,之前她们选择入内廷绝大部分原因是为名为利,那现在姜翎月将推行女学的规划简单说了说后。
她们才切身体会到,自己即将要奔赴的道路,意义有多重大。
哪怕,它现在连雏形都不算。
也足以让她们动容。
见两人如此模样,姜翎月心中欣慰。
她笑了笑,道:“西洲交通发达,经济也昌盛,南北方都有大族在那里扎根,跟本地势力盘根交错,形势极其复杂,想要在那里修建女子学院,遭遇的阻碍不会小,我一直拿不定主意派谁过去。”
“臣去!”
鲁明瑶和陈淑仪齐齐请命。
两人对视一眼,互不相让。
陈淑仪道:“娘娘可派臣去。”
她伸手,指了指西洲城隔壁的郡城,道:“若臣没记错,落日郡的郡守,正是出自陈氏一族,论辈分,臣当唤他一声二堂叔,有他在,臣入当地也不算孤立无援。”
强龙不压地头蛇,何况内廷女官算不算强龙还两说。
想要办好差事,靠的还是她们自身的资源。
家族人脉至关重要。
陈氏一族在京城声名显赫,族中出了不少执政一方的子弟。
姜翎月本身想的也是,让陈淑仪去西洲城。
这会儿闻言,当即就要点头。
然而鲁明瑶却反驳起来。
“淑仪娘娘所言差异,都是世家出身,谁族中还没有几个为官一方的亲友,”
她似笑非笑道:“江南一道共有八个节度使,其中一个就是我鲁家人,手握五万兵马,我若要在西洲建立女学,但凡遇到阻碍,同样有族人相助。”
“除此之外,我阿爹曾任国子监祭酒,他好几个门生都在江南几个郡县任职,就算离西洲城远了些,也不算什么,何况我鲁家在江南有些薄产,西洲城势力再错综复杂,总不至于能为难了我。”
能叫堂堂惠妃记下的产业,肯定不是薄产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