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带着这样的功绩回京,那明摆着是皇帝陛下的心腹爱臣,不出意外那是注定要入阁的。
    阁老一共就四个,他要占一个,当然挡了不少人的道。
    不过或许是忌惮他外放时兵不血刃的战绩,回京这一年来,愣是没人敢对王少甫使什么绊子。
    而现在,姜翎月点了点舆图上的西南方向,对着陈淑仪道:“这是西洲城,算是个独立小城,虽不算太大,但它水运发达,大瀚三条运河,就有两条经过它,这是西南一道的交通枢纽,无数走南闯北游历山河的商人、学子都会去这里。”
    大瀚疆域太辽阔了,辽阔到京城下达的政令,想要辐射到各州各郡,让天下万民皆知,难度极大。
    士族、学子们还好,他们有自己的消息渠道。
    而那些普通百姓们就很难关注到国之大事了。
    所以,姜翎月圈定西洲城为第一批建立女子学院的地方之一。
    在这里修建女子学院,才能进一步将帝王欲推行女学,让天下女子读书明理的事,以恐怖的速度传达于天下。
    包括女子入学无需交纳束修,对一些家中贫苦的学子,还能提供免费的文房墨宝。
    若是学的好,更有真金白银作为奖赏。
    各地学院每年都有举荐名额,可以举荐本院名列前茅的学生,进京参加内廷女官选举。
    一旦入了内廷,那就是实打实的朝廷命官。
    绝对的光宗耀祖。
    贫苦人家,若是家中女儿机灵,便是为了真金白银,也会想着送孩子去学一学。
    就算不缺钱的人家,也会想着女儿万一成为‘朝廷命官’了呢?
    总之,朝廷鼓励百姓们将女儿送进学堂。
    只要女儿在学院的成绩优良,家中亲人都是能得到切身好处的。
    这样能极大概率让那些敏而好学,聪慧不凡的姑娘们不至于被困于四方宅院。
    以上这些招生福利,都是姜翎月跟华阳公主和成宜郡主三人,这些天商讨好的。
    虽然三人都没正经掌过权,但有皇帝陛下在后头坐镇呢。
    删删减减,改了好几个版后,才勉强定下了现在这些条例。
    姜翎月大概讲了讲,道:“这些只是个大概,毕竟现在学生还没两个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家父吕奉先大秦:多子多福,开局截胡吕素!吴云肖雪燕乘风万里这个妖师有点无敌八零:我靠心声成了大佬们的心尖宠沉舟自救人在大专,带着学生开发可控核聚变!帝少小妻又闯祸了王熙凤给林妹妹做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