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学堂的谢信和明熙过来旁听第一课。明熙将弟弟妹妹安顿好在垫凳,以指封唇,同时在旁边搁下一根细皮鞭。两个小褂娃娃,左胳膊叠着右胳膊,坐得板正,小小年纪一副老实巴交怕挨打的肉团。
谢信看得一笑,新来的夫子曾任前朝的太子少师,跟他父亲同朝为官多年,又是桓帝六年的状元。经他推举,季夫人见过聊过,今日是第一课。
学堂里丫鬟侍卫垂首候着。
秦云骁倒是第一次和新老师会面,按亲娘说法,“师生要能合得来”,一见面老师就在考究他的文课作业。
这位曾经的少师姓李,单名宁,字久安。说来也巧,是安国公李夫人娘家的庶二兄,今年四十有六,头戴四面浮雕双层莲花青玉冠,碧玺发簪,面白短须,中等身材,竹青色翻领长圆袍,脚踩同色夫子履,语速适中,看过来的眼神专注,带着温和的期待,被凝视的人心生重视,不忍拒绝。
秦云骁显然被套在其间。
一节两篇文章,简短,李夫子结合实际叙述文章背后的逻辑原理和时事故事,又和人一起坐在一起头靠头手把手教学,夸人的词语不当面说,时不时和坐在后面的贵妇夸奖,“云骁一点就通。”“云骁两刻钟就复述出来,比一些童生快!”“云骁好学敢问,是钻研之相!”
不直接对着当事人夸,却又让当事人听得清清楚楚,半背后的夸奖法,虚荣和鼓励效果加倍,把秦云骁乐得一个劲问夫子十万个为什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就跟牵牛一样,拉脚不好使,把鼻子一穿,要绳子在手,天下随主人心意任走。
不重文章,重教历史传记典故,人物脉络,兴衰交替,这是望舒的要求,今日还算满意,旁边两个小魔王不敢出声不敢跑出去,早早低头揪着自己的绣球小灯笼扣子打发时间……课堂间歇,望舒只留下记录课堂的两位助教和侍卫便离开。
实在太困了,一手压住一个,带孩子睡回笼觉,小三小四不肯睡,被黑布条蒙住眼睛按在母亲胸前强行入睡,一刻钟后宣告失败,小绿小春把两条蠕动的肉虫带出去。
望舒双眼蒙上遮光布条,“午饭前叫醒我。”
小青放下玉钩的帐帘,又将高窗的珠帘轻轻拉下来,守着人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