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就是象形文字嘛!
还是压根从来没见过的那一种!
小江绝望了,她原本信心还挺足的,毕竟作为一个历史系的学渣,总还是有些见识的,谁知道这玩意儿一来就给她上难度?
相较之下,学霸崔淑华倒是淡定无比,看了几眼便道:“先秦虽在南越国推行秦隶用于公文、法律、铭文等场合,赵佗身为汉人亦是在当地用汉字强化各族融合,可南越国境内的百越各族,原先均未有过独立的文字。”
她顿了顿,有些同情自家年奴:“除了祖辈之间口口相传之外,他们用的都是石刻字,也就是刻符记事,这些文字要完全记住,确实有些强你所难了。”
石刻字其实就和现代所说的象形文字是一个意思,用图画文字演化,通过线条将复杂的事物相对勾勒简单。
其实这个简单也并不简单。
最要命的还不是这个。
相较于商朝甲骨文已经形成系统化使用,百越各族的石刻字只会抽象到离谱。
就像柳曼蔷所写的这卷,别看她写的好像是那么一回事似的,其实她自己说不定也没什么把握。
毕竟柳氏一族脱离南越实在太久了。
江上弦默默的拿回书卷继续学习。
怪不得崔氏和赵氏都没能从柳家偷到什么有用的书卷,大爷的,就西瓯族这文化,都刻在石头上、龟背上,柳家跑路的时候怎么会带那么重的东西。
想到这儿小江心情诡异的好了起来。
人嘛,总是要有更倒霉的倒霉蛋作对比,才能显得自己也不是那么倒霉。
许是王鸣谦通风报信速度够快的缘故,她们出城之时,城门口一派安详,同平日并无差别。
守城的兵士见到马车上的崔氏族徽更是直接放行。
等马车再次停下之时,江上弦已经记住了六个西瓯字了,希望明天早上起来她还能记住三个。
崔淑华一样样检查着她此次出行要带的东西,甚至连韭白七人的也没有落下,仔细程度着实惊人。
赵善在马车上又补了一回觉,这时候精神好了许多,手里拿着一个盘子,上头是各色果子——都是同车的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