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动作战的过程中,起义军也不断地发展壮大。据史书记载,起义军的人数从最初的数千人迅速增长到了数万人。同时,起义军还收编了一些地方武装力量,增强了自身的实力。然而,随着起义军的不断发展,内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王仙芝在起义过程中,受到唐朝招安的诱惑,曾多次动摇,想要接受唐朝的官职,以此来换取自己和部下的荣华富贵。而黄巢则坚决反对招安,他深知唐朝的腐朽本质,认为接受招安只会让起义军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这种分歧使得起义军内部的团结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为了维护起义军的团结,黄巢与王仙芝分道扬镳。
二、起义军与唐朝的对抗
(一)战争的战略与战术
在黄巢独自领导起义军后,他根据唐朝的军事部署和地形特点,制定了一套灵活机动的战略和战术。起义军在作战时,充分利用了唐朝军队的弱点,避实击虚,声东击西,常常能够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取得胜利。例如,在进攻一些县城时,起义军会先派出小股部队进行骚扰,吸引敌人的注意力,然后集中主力部队从敌人防守薄弱的环节进行突破。同时,起义军还善于利用地形,如在山区作战时,利用山区的复杂地形进行游击战,使敌人疲于奔命,无法发挥其兵力上的优势。
在围攻城市时,起义军采取的策略也是灵活多变的。如果敌人防守坚固,起义军会采取长期围困的策略,切断敌人的粮草供应,迫使敌人投降。而对于一些防守薄弱的城池,起义军则会迅速发动进攻,一举占领。在武器装备方面,起义军虽然不如唐朝军队精良,但他们善于利用简陋的武器制造杀伤力较大的武器。例如,他们会将农田里的竹子削尖,制作成竹枪,用来对付敌人的骑兵;还会用泥土和石头制作成简易的投石机,用于攻城作战。
唐朝军队在与起义军的作战中,由于长期受到安逸生活的影响,军队的战斗力已经严重下降。而且,唐朝的军事指挥系统也不够完善,各级将领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和争斗。例如,高骈作为唐朝的节度使,虽然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