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点头附和:“后勤重要,情报配合也不能少。等军队开拔,情报传递得及时准确,才能随机应变。”
王韶闻言,连忙点头,说道:“曾兄、刘兄所言极是。收复河湟后,可设立郡县,派遣官员治理,推行我朝的政令和教化。”
“同时,加强与当地部族的贸易往来,用经济手段巩固统治。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保证计划不被西夏破坏。”
苏辙在一旁说道:“贸易往来虽好,但也得防范西夏干扰。西夏对河湟地区觊觎已久,肯定不会坐视我们发展。他们很可能提前动手,我们大周得提前做好应对。”
王韶微微一笑,说道:“子由放心,我们可以在边境设立榷场,加强管理,同时和周边部族联合,共同抵御西夏侵扰。”
众人又围绕着这两份策论展开了一番热烈讨论,各抒己见,气氛十分融洽。
这时,徐子建目光炯炯地看向王韶,说道:“子纯兄,以你的才略,定能在西北大有作为。我此番得了官家密,决意组建精锐之师开拓河湟,你可愿与我一同前往,共图大业?”
王韶眼中光芒大盛,起身抱拳道:“公明兄如此看重,王韶求之不得!愿随您奔赴西北,马革裹尸,在所不辞!”
徐子建朝王韶拱手道:“有子纯相助,徐某有信心重建陇右都护府。”
苏轼端起酒杯笑骂道:“好,你个徐公明,说什么今日请我们喝酒。原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今日邀请我们来都是幌子,原来是为了邀请王子纯。”
徐子建不以为意端起酒杯道:“这房楼的寿眉酒也堵不住你苏子瞻的嘴。”
包厢内其他人闻言也端起酒杯哈哈笑道。
“来来来,喝酒,喝酒。”
“祝公明和子纯在西疆,为我大周朝开疆拓土。”
不知不觉,天色渐暗,樊楼内烛火摇曳,热闹非凡。
徐子建端起酒杯,说道:“今日与诸位相聚樊楼,实在是快事。来,让我们为西北的安定干一杯!”
苏轼看着徐子建不怀好意的笑道。
“徐公明今日一别,日后我怕是要许久才能见。你不若作词一首,让诸位兄长共勉之。”
“不错,不错。公明贤弟请吧……”
曾诚见状,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