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4)页
“兄长说得极是,军事之外,民生也不能忽视。西北百姓生活困苦,如果能减轻徭役赋税,安抚民心,让他们安居乐业,边防才有坚实的后盾。”
    “可西夏经常侵扰边境,百姓苦不堪言,这也是我们要解决的难题。”
    曾诚微微点头,思索后说道:“子由所言在理。我觉得目前当务之急,是稳定粮草供应,西北战线拉长,粮草若跟不上,一切都是空谈。”
    刘庆摸了摸下巴,补充道:“除了粮草,情报收集也刻不容缓。西夏那边动向不明,我们得安插眼线,摸清楚他们的兵力部署和行动计划 。”
    徐子建看着几人不由赞叹。
    这几位兄长不愧是两榜进士,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过提出的建议都很有见地。
    就在众人讨论的热切之时,王韶这才脚步匆匆地走进包厢。
    徐子建看见王韶主动站起来招呼到:“子纯兄,你怎么才来等你好久了。”
    众人又是一番寒暄才重新落座。
    王韶一脸崇敬地看着徐子建,从怀中小心翼翼地掏出《平戎策候补疏》。
    双手捧着放在桌上:“公明兄,您在会试的《平戎策》犹如破晓曙光,为我点明方向。您的见解非常的有远见,王某反复研读大人的《平戎策》后,斗胆添了些自己的浅见,写成这《平戎策候补疏》,还望公明兄与诸位不吝赐教。”
    “只是朝堂诸公决断太慢了,如今西夏可能已经听闻风声,说不定会有所行动。”
    徐子建伸手拿起,仔细翻阅。
    苏轼等人也凑过去观看。
    一时间,包间里只有纸张翻动的声音。
    许久,徐子建放下《平戎策候补疏》,眼中露出赞赏之色:“子纯兄这补充得太妙了,从整军细节到分化谋略,都切实可行。尤其是与吐蕃诸部结盟这想法,定能有力牵制西夏。”
    苏轼也击节称赞:“妙啊!这完善后的方略若能施行,定能大振我朝军威,叫西夏不敢再轻举妄动。不过西夏善用骑兵突袭,我们还得有针对性的对策。”
    曾诚眉头微皱,认真说道:“此方略虽好,但后勤保障的部分还需细化。军队调动频繁,须德枢密院那边大力配合,物资的调配和运输同样需要三思以及转运使的支持 ,否则容易出乱子。
第(2/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糟了,我成了星际珍惜崽爷们独揽娇色仙途之昆仑神器机械末世:我的机甲有亿点强浪子回头:我能预见未来重生八零,她被京圈权少宠哭了爹爹开门,系窝呀!初唐随军日常重生:权力巅峰之官场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