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这篇小说第二个重要情节描述的是一场审判的过程,起因是默尔索为了帮助邻居雷蒙枪杀了一名阿拉伯人,在这场对峙中阿拉伯人拔出了自己口袋中的匕首。
默尔索贝头顶的太阳晒得头晕眼花,太阳所反射的刀光让他感觉到了威胁,于是他就枪杀了阿拉伯人,并且在此后又补了死枪。
其实在当时的社会中,这算是一种自卫的做法。
如果默尔索能够在法庭之上找出一个合适的开枪理由,然后声泪俱下地表达忏悔,那他可能就会被免于死刑。
但是当法庭询问他为什么开枪,为什么在开了一枪之后停顿下来又连开四枪的时候,默尔索想的却是“那一天火红的沙滩又一次显现在我的眼前,我似乎又感到自己的额头正被太阳炙烤着。”
因为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需要当事人无数遍的叙述案发经过,所以当法官询问默尔索“是否对自己的罪行感到后悔时”,他的回答却是:“与其说是悔恨,倒不如说是某种厌烦。”
因为默尔索没有说出合适的理由,没有表现出充分的悔意,所以法庭就认定默尔索是一个完全没有人性的杀手。
那应该怎么证明摩尔数是一个没有人性的杀手呢
法庭找来了许多的人证,试图通过他在母亲的葬礼上所表现出的麻木不仁,以此来证明默尔索的生性凉薄。
如果能够证明默尔索没有人性,那就有了合适的杀人动机,从这时起法庭的判决不再关注于案件本身,甚至不再关注于默尔索本人,而是想要借当事人的经历来判断出此人的秉性。
事实上我们在生活中想要审判一个人时,也常常会拿他过往的举动来进行论证。
很快法庭就通过大量的人证,证明了默尔索在母亲葬礼上的无情,但是默尔索真的无情吗?
当默尔索的辩护律师询问他在母亲出事的当天,是否感觉到痛苦的时候,默尔索是这样回复的:“安葬妈妈的那天,我太累了,也非常困,以至于我根本没有意识到周遭发生的事。”
“我能肯定的是,我更希望妈妈没有死。”
律师询问他:“那是不是可以说,你在葬礼葬礼那天,刻意控制了自己本能的情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