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葬礼临近结束时,默尔索感觉到了喜悦。
因为他想到自己立马就能上床,然后连续睡上十二个钟头,但是他在返回家途中想的却是:“妈妈在的时候,这套房子大小合适。现在,我一个人就显得太空荡了。”
葬礼完成后的第二天默尔索立马就像往常一样, 去看搞笑电影。去和自己的女朋友约会。
面对女友玛丽质问他是否真爱自己的时候,默尔索的回答是“这种话毫无意义,但似乎觉得自己并不爱她。”
女友向他求婚时,他说:“我怎么都行。”
女友说:“婚姻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他立马反驳说:“不是。”
到了这里就引出了一个问题,默尔索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为什么在奔丧的途中他想要立刻见到自己的妈妈,但是抵达之后却没有选择看最后一眼呢?
为什么在葬礼的第二天他就去和自己的女朋友约会,然而等女友问他是否真爱对自己的时候,他又说可能并不爱她呢?
我们可以想象这么一个场景:
大多数人站在十字路口,站在红路灯路口时都曾幻想过你自己向前一步,然后被汽车带走生命的场景。
这种幻想可能来自于好奇心的驱使,只不过求生的本能压制了这种幻想。
然而如果有这么一个人,他的好奇心战胜了本能,然后被汽车带走了生命,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解释他的死亡呢?
可能到了第二天有人找到了被公司辞退的消息,然后我们会说他的死亡可能是因为他对生活失去了希望,这种解释符合我们的逻辑,然而对于当事人来说这却是一种毫无逻辑的解读。
“人怎么可能因为区区好奇心就……”有人下意识想反驳,认为这种人要么就是纯纯。
唯一“正常”且“符合”现实的就是,对方肯定遇到什么困难,所以对生活充满失望最后自杀。
人类在认识这个世界时,必须要为这个世界上发生的现象找到一种符合逻辑的解释,附加上一种意义。
于是像默尔索这样,只关注现象于本身,而忽略这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