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听后,陷入了沉思,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的扶手,说道:“贾瑀啊,这徐宁和公孙羽,真能担此重任?”
贾瑀连忙说道:“陛下,臣敢以性命担保,他们定能不辱使命。”
皇帝说道:“那好,朕就信你这一回。”
贾瑀连忙谢恩:“多谢陛下信任。”
皇帝微微点头,又说道:“此次还是由你负责,切不可让朕失望。”
贾瑀郑重应道:“臣必不负陛下重托,若不能早日平定匪乱,臣甘愿领罪。”
皇帝摆摆手,说道:“起来吧,朕等着你的好消息。”
贾瑀谢恩起身。
永正皇帝微微眯起双眸,又说道:“前者贾爱卿推荐的萧江的青词,写得也很不错。但细细品来,不过比起爱卿,还是差些功力。”
皇帝的目光落在贾瑀身上,带着几分审视与期许。
贾瑀赶忙再次跪地,诚惶诚恐道:“陛下谬赞了,萧江之能,臣不敢妄加评判。能得陛下赏识,是他的荣幸。臣当更加勤勉,不辜负陛下厚爱。”
皇帝轻轻抬了抬手,说道:“起来吧,朕不过是实话实说。”
皇帝似乎来了兴致,和贾瑀开始滔滔不绝地说起道法。只见皇帝眉飞色舞,讲述着种种玄之又玄的道法奥秘:“贾爱卿,你可知那《道德经》中‘道可道,非常道’蕴含着何等深意?”
贾瑀在一旁勉力应付,心中暗自叫苦。他对道法本就了解不深,此刻只能强装镇定,附和着皇帝的话语:“陛下,臣对此略知一二。此句乃言真正的道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述。”
皇帝越说越兴奋:“那《南华真经》里‘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又作何解?”
贾瑀额头上渐渐冒出了汗珠,绞尽脑汁想着合适的回应:“陛下,此乃描述一种宏大而奇妙的景象,寓意着道之广阔与无限。”
皇帝接着道:“还有那《太平经》所讲的阴阳调和之理,贾爱卿有何见解?”
贾瑀硬着头皮回道:“陛下,臣以为此乃强调世间万物需保持平衡,方能和谐共生。”
皇帝说道:“那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