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昌身为一国之君,尊重老人,爱护儿童。经常会到百姓家中,对他们嘘寒问暖。遇到青黄不接之时,更是下令开仓发放粮食,赈济灾民。他自己却是生活俭朴,从不奢侈浪费。因此,深得周国百姓爱戴。
姬昌礼贤下士,选贤任能,声名远播。许多邻国的贤能之士,如太颠、闳天、散宜生等都纷纷来投。姬昌一律以礼相待,量才任用。从此,周国日益强大。
这时期,帝乙为商朝的第二十九任君主,他有三个儿子,分别是微子启、微仲衍和受德(即纣王)。
根据当时的礼法,帝乙原本想立长子微子启为继承人,但由于太史认为,有妻之子不可立妾之子,因此只好选择了帝辛作为其继承人。
帝乙在位期间,商朝的实力逐渐衰落,社会矛盾开始突出,王朝内外危机四伏。
帝乙在立储的决策上失误,立下了纣王为其继承人。更是使殷商走向了灭亡之路。
纣王即位后,更加加重了赋税,其生活放荡不羁,导致商朝的统治基础动摇。
这商纣王专和姬昌唱反调,只顾自己享乐,不管百姓死活。
他整日迷恋女色,宠信奸邪,一天天只和美女妲己、佞臣费仲、尤浑等人厮混,对他们是言听计从,这班奸佞小人,专事阿谀谄媚,进谗言,害忠良,助纣为虐,坏事做尽。纣王的无道,引起大臣和百姓无比怨恨和愤怒。
纣王却是个不讲道理的,谁敢忤逆于他,他就用酷刑镇压,谁敢于向他进谏忠言,谁就遭受最为惨无人道“炮烙刑”。
所谓炮烙之刑,即是用铜铸的空心柱子,将里面烧上火,待将柱子烧得通红,把受刑之人,绑到柱子之上,活活烧烙而死。
殷商一老臣商容,见纣王如此荒淫暴虐,国家也危在旦夕,十分忧虑。
一天,他当面劝谏纣王,希望他不要宠信奸臣,排斥忠良,沉湎酒色,贻误朝政。纣王大怒,喝令武士将三朝元老商容推出去斩了首级。
商容获罪,却是毫无惧色,喝退左右武士,自就触阶而死。其状惨烈,使得商朝满堂文武人人自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