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4/15)页
 《周易》之力,非是一个龟壳,几个铜钱,或两三节蓍草,又两爿石片子所能窥全貌的。
    若真是欲求心里的安慰,探个未知了来,莫若写上他一字一句,测上一测,解上一解,许还多少有些易理在在。其他我亦难尽知。还望前辈赐教。”
    石中说完其对《周易》之见闻所解,当即便要再次请教老者。
    却是就见那仙风道骨的老者,手抚白须,怡然微笑,渐渐虚幻不在了此间。
    但他却留下一语“大能高士,千秋万载难得一见,大士之天道将近,老朽提早预祝,后会有期”。
    石中闻其言,正要答话,就见眼前场景瞬间转变。却原来,真我身仍旧好端端,正正地盘坐在太虚静地,那一块大石头上,未曾移动过。
    话说商朝时,岐山北边的豳(bin现陕西省旬邑)地方,有个姓姬的部落,传说这姬氏部落,乃是神农后稷的后代。
    姬姓部落因为不堪西北方戎狄的侵扰,其首领古公亶(dàn )父便率领族人,迁移到了这岐山南边的周原(现陕西岐山县)居住。
    好几年后,古公亶父带领族人在周原建筑起城廓宫室,设立了五官有司,渐渐便是形成一个粗具规模的小国家,国号叫做“周”。周国之国土,方圆百里。因为国小力弱,只得向殷商王朝称臣纳贡。
    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其小儿子季历有个大儿子名“昌”,从小便聪明伶俐,古公十分喜爱于他。
    古公常常当着三个儿子的面夸奖昌,说“别看他现在年纪小,长大一定有出息,说不定他能使周国强大昌盛哩!”
    大儿子太伯和二儿子虞仲,都明白家主父亲的意思。
    两人经过商量后,便决定将国君继承人选,让给三弟季历,以便日后让姬昌治理周国,好成全父亲的心愿。于是他二位便不告而别,偷偷地逃到荆蛮荒野之地,独自过起隐居生活来,再不出世争抢地位。
    古公亶父死后,季历得继国君位,季历死后,姬昌得顺理成章,立为周国国君。
    正如古公所言,姬昌果然贤明能干。他不仅勤政惜民,轻刑罚,薄税敛,且重视发展农业,还实行了井田制度,使周国百姓,家家有地种,人人有田耕。
    那时有个传说,姬昌不设有监牢,百姓若是犯了罪
第(4/15)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独揽娇色机械末世:我的机甲有亿点强镇国谋士爹爹开门,系窝呀!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退婚后,被总裁霸道护短夫人勾手训狗,爷乖乖就走什么?这家宠兽店内有龙!大日合欢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