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4/6)页
升天”,张贵妃的老爹张尧封,没有享福的命,死得早。张贵妃以为自己身份高贵,为“以门阀自表异”,便向宋仁宗吹枕边风,向朝廷推荐重用她的伯父张尧佐。
    张尧佐依恃张贵妃的这个后台,一下子就飞黄腾达起来,由一个小县官,骤然迁升至权知开封府。
    皇佑元年(1049年)正月,更是被提拔为提举在京诸司库务,三月迁升权三司使,九月再次升任三司使。短短几个月时间,张尧佐凭借侄女得宠,连连高升,一举成为宋皇朝管理财政的最高官员,真是坐了火箭一般。
    对于这种不正常的提任升迁,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当时的御史台,就有直男官员上疏指出“尧佐以后宫亲,非才也,不宜使制国用”。
    要知道,御史台乃是朝廷专门负责对宰相百僚在重大活动、科举考试、司法过程、行政事务、日常着装、行为规范等方面实施有效的督察的专门机构。
    可是,宋仁宗[宋仁宗赵祯(1010年5月12日-1063年4月30日),初名赵受益。宋朝第四位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宋真宗赵恒第六子,母为李宸妃。]没有听取这个意见。
    第二年春天,铁面无私的硬汉子包拯,调任知谏院。这个知谏院,掌谏诤,凡是朝政缺失,大臣及百官任用不当,朝廷各部门事有违失,都可以谏正。
    包拯任职后不久,就针对张尧佐的不正升职,与同僚吴奎等人上疏进行弹劾,包拯在上疏中指出“今亿兆之众,谓三司使张尧佐,凡庸之人,徒缘宠私,骤阶显列”。
    意思很明确的指出,这张尧佐,乃是一个无能之辈,仅仅因为其侄女受到恩宠,就连升高官,很不正常。
    包拯接着劝谏仁宗“亲昵之私,圣人不免,但处之有道,进入合宜,使不践于危机,而常保于安地,斯为得矣。若不恤人言,罔顾天戒,祸不止其人,又贻患于国家,前古得丧之迹甚多,愿陛下留神究观焉。”
    包拯劝仁宗的意思是“爱美人,莫忘前车之辙。”然而仁宗很任性,仍是不予理睬。
    这一年十月,包拯又连上了二章《论选内外计臣》专就张尧佐再次弹劾“窃缘三司使张尧佐早缘恩幸,骤阶华要,任之会府,委以大计,而本职隳废,利权反覆,公
第(4/6)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重生80:从赶山打猎开始暴富机械末世:我的机甲有亿点强镇国谋士惹恼女上司?我有妙计摆平纵横三界之鬼门小子四合院:还我男儿身,满院私生子无敌天帝踏万界狂兽战神司空靖苏月汐爹爹开门,系窝呀!万兽之主司空靖苏月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