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廖莹中《江行杂录》上,就有这么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位京官,在退休返乡之后,很不习惯自家乡下的饮食,他非常怀念昔日,曾在京师某大官人家筵席上,所吃到的那位厨娘烧制的菜。
于是他决定雇请一位厨娘到家里来做菜, 便拜托京师里的朋友替其物色。 正好有位厨娘,刚从一户大富人家解职,这位退休的京官闻讯之后,立刻高薪请他来引家里。
他看那厨娘年方二十,生得美丽又大方,举手投足之间也非常有气质,心里很是满意,立刻请她置办一桌简单的筵席,以便招待自己的四五位好朋友。
厨娘便是随手开出了一份菜单来,而上面所需的材料,竟是有五十头羊、五梱葱和其他调味品若干。
这主人看了之后大吃一惊,心想五人份的菜肴,怎么要这么多材料?!可是他又不愿去多问,怕别人觉得他小气,便命令仆人赶快去采办回来。
第二天厨娘头梳高髻、薄施脂粉、穿着华丽,从行李中取出精致的餐具和刀叉等一应厨房用具,坐到那料理台前,一张精致的椅子之上,动作优雅而纯美地,用一柄精巧菜刀切着菜。 她那刀柄之上,系着一对金铃子,她每一刀切下,便会发出美妙而带有韵律节奏的音响。
这厨娘今儿所烧的,是一道葱爆羊肉,而这羊肉的取材,就是用五十头羊两边的脸颊肉来烧制。而羊身上的肉,全当废物丢弃一旁,并未上桌入席。
至于五梱葱么!只取了葱白的一丁点儿嫩心,虽然烧出来的葱爆羊肉耗材巨大,但果真是馨香脆美,客人吃了赞不绝口。
只不过但厨娘要求增长的薪资太高,主人家吃不消,不久只好找了个借口,把这厨娘给辞退了!
转眼世事变迁,时光流逝,便是到了满清皇朝建都北方之时,当时满清宫廷里的厨师,多以鲁地为主,宫廷菜肴也多半是鲁系名菜,到了乾隆皇帝之时,那情形方才有了大改变。
那是满清高宗,乾隆三十六年二月,乾隆南巡鲁地,初七日在南仓大营马头用晚膳,当晚除了随行御厨做的菜之外,还有长芦盐政西宁,以及重金特别敦聘而来的,苏州厨师张东官,所做的四道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