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景福望向对面一脸平静的祝明月,暗地里感慨一句,财大气粗。
以如今的情况来看,相当于她一力垫付为四卫制衣的大部分成本。
边景福缓缓说道:“料子有哪些,拿来我看看。”
祝三齐毕恭毕敬地将整理好的布料卡放到边景福手边,全是各种各样的细麻布。
即便有何春梅这位专业人士在一旁详细介绍每种麻料的区别,边景福也只是简单地触摸、拉扯了一番后,便选定了两三样感觉不错的作为备选。
能大批量应用的麻布,大多只有产地和织造技法的细微差异。价格和质量相对接近,即便是互相替换,一般人也难以察觉。
更何况,如果严格要求只用一种麻料制衣,恐怕只有一两个大布商能供应得起,变数实在太多。不如多准备几个备选方案,大家都留点余地。
到了签约时,边景福看到商品栏目里明晃晃的“毛衣”两个字,顿时明白这是一种预防风险的手段。
玩笑道:“我到时候真要毛衣怎么办?”
徐达胜笑眯眯地回答:“那就得谢谢长史照顾鄙号生意。”
只不过,到时候补上的,可就是毛衣的尾款了,那价格,可就得飞上天了。
元德寿在祝明月落款后,不紧不慢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淡淡地说道:“等到交货时,会再补上一张契约,因为各种不可控力原因,这桩交易作废。”
他是经历过一回的人,早就知道其中的门道。姑且算是从书面上,规避了双方的政治风险。
恒荣祥对初次合作左御卫收取了约总价一成的订金,且工期排在四卫之后。再计算一番价格,比之四卫和右屯卫略高。
元德寿对这样的“见外价”十分满意。
这次左御卫只下单了几千套,姑且算是初次合作试水。
边景福突然问起一句题外话,“冬衣能做吗?”
恒荣祥过往只代加工过单衣,四卫出征用的冬衣,除了朝廷拨付,就是庄旭从诸卫拆借,以及祝明月等人从市面上搜罗来的。
祝三齐微微冲着祝明月和徐达胜颔首,冬衣制作技艺要求更高,但代工的人中不少人都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