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自然,我曹魏士兵皆是精锐,平日里刻苦训练,为的就是能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保家卫国。” 张猛一脸自豪地说道。
诸葛亮心中对曹魏的军事力量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表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是继续在城中游览,时不时向张猛询问一些关于民生、商业等方面的问题。
不知不觉,已近黄昏,诸葛亮与张猛返回尚书令府。荀彧早已在厅中等待,见他们回来,笑着问道:“先生今日在城中游览,可有什么收获?”
诸葛亮微微欠身,说道:“许昌城果然繁华昌盛,百姓安居乐业,足见尚书令与诸位大人治理有方。亮今日也大开眼界,对许昌有了不少了解。”
荀彧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先生过奖了。我曹魏以兴复汉室为己任,自然要将这天下治理好。先生若有什么想法,不妨直言。”
诸葛亮心中明白,荀彧这是在试探自己,当下略作思索,说道:“亮观许昌城,商业繁荣,百姓富足,此乃盛世之象。然天下尚未太平,四方仍有战乱,当务之急,还是要加强军事力量,巩固边防,同时注重民生,减轻百姓赋税,如此方能长治久安。”
荀彧听后,眼中露出赞赏之色:“先生所言极是。我与先生虽各为其主,但在治国理政方面,倒是有不少相通之处。”
两人又交谈了一会儿,荀彧便让诸葛亮回房休息。诸葛亮回到住处,细细回味着今日的所见所闻,心中对曹魏的局势有了更清晰的判断。他深知,要想在这许昌城有所作为,为蜀汉谋取利益,必须要在这复杂的局势中找准方向,步步为营。
此后几日,诸葛亮依旧在许昌城中四处走动,或是与文人雅士交流学问,或是与市井百姓闲聊家常,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情报。而荀彧也时常找他交谈,两人谈论天下局势、治国之道,表面上相谈甚欢,实则各自心怀心思。
一日,诸葛亮正在房中研读兵法,忽闻门外传来一阵喧闹声。他放下竹简,起身出门查看,只见一名士兵正与杂役争吵。那士兵满脸通红,大声说道:“我乃军中校尉,奉命前来尚书令府办事,你这小小杂役,竟敢阻拦我!”
杂役吓得瑟瑟发抖,说道:“军爷莫要生气,小的也是奉命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