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圈子,以学生会为核心,形成了圈层,越靠近核心,你的人脉越广,但要靠近核心,靠的不是以往的才华,而更多的是关系。各科系教授都有感觉,现在他们在学生中的影响远远不如媒介的影响。很多教授感慨,他们曾经认为网络的力量可以忽略不计,因为没有权威性。可短短几年,学校里的风头就被网络占尽了。学生们热衷网络用语,对古典名着嗤之以鼻,他们不再尊重什么修养,而是崇尚机遇。
在校外,学生会积极与企业和社会各界联系,为同学们争取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但这些机会落到贫困家庭孩子身上的可能性不大。
留学海外的学生都有相同的经验,如果履历中有当过学生会干部的经历,会给自己的留学加分。
而在校园里有另一群学生,他们总是在图书馆里埋头苦读,为了追求更高的考试成绩夜以继日,连锻炼身体的时间都被他们省掉了。他们没有意识到,完成学生会布置的任务,也能为留学加分。
这些学生还认为分数是学生的命根,把参与学生会的工作看成浪费时间。他们不具备企业需要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或者说,他们对社会上发生的一切没有独立的思考,更不会有他们自己的结论。
吕一鸣的《北大边缘人》杂志,没有学生会的参与,有一些老校友的回忆文章,北大的轶事,还有一些社会热点的讨论及小说连载。受欢迎应该是因为没有太多指令性文字。尤其邱枫的通俗小说,那些整天坐在电脑前的理工男认为读起来很过瘾。
群莉接到最近一期的《北大人》,发现上面有校歌,异常兴奋。和萧乾两人每晚都会练习。萧乾笑称:”我们家以前真的缺少歌声。
为百年校庆,学校与电视台合作举办文艺汇演,邱枫看了节目单,她鼓励吕一鸣上台朗诵他自己写的散文或者新诗。吕一鸣眼睛翻瞪着,咧着嘴笑。
“我说大教授,又作践我是吧,我都没闹明白诗是什么呢?还上去朗诵?想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