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君今日受人之惠,他日金榜题名时,当思以才学报效边关将士。”
讲堂内顿时响起一片恍然的轻叹。
当内容不局限于谢恩,可写的东西就多了。
绍兴徐生突然拍案:“学生明白了!”
他拿过毛笔,在草稿上疾书:“昔开平王定鼎之功,今郑国公赠参之义……”
北地学子也不甘示弱:“辽东有参,可比崧高;国公厚赐,胜于琼瑶……”
方孝孺踱步其间,戒尺不时轻点:
“此处用《诗经》典……”
“那段换《左传》喻……”
陆知白负手而立,望着满堂学子伏案疾书的模样,忽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常茂要是收到这么多封谢函,会不会把嘴都乐歪了?
嗯,关键是,他能看懂那么多典故吗?
……
次日清晨。
栖霞库房忙得热火朝天。
雇工们将一箱箱果蔬罐头,小心地装进箱子里,再塞好稻草秸秆防撞。
“压缩干粮千斤,果蔬罐头千百罐,烟熏肉两千斤,”主管核对着清单,“二十袋耐寒菜种……”
他捻着胡子:“再派十个擅长种菜种田的农人……”
装船之前。
一人骑马过来,带来了科举班凑出的二百封感谢信,装了足足一个大箱子。
还有陆知白给常茂的回信。
“茂兄台鉴:
“金陵酷暑,貂裘暂存冰窖。谨以栖霞特产相赠:压缩干粮耐贮,开封即食;果蔬罐头可补维生素……可防口疮。”
“火炮匠人系军国重器,恕难从命。需牢记太湖劫钞案。辽东重地,火器难免流入高丽……
然弟已精选善种果蔬农人十名,携菜种随行。若试种得法,辽东绿蔬可自给矣……”
……
半月后。
盖州卫。
常茂拆开第一封信时,正在吃晚饭。
见到一大箱子信,听说是科举学生写给自己的感谢信,常茂的眼睛骤然亮了:“让我好好瞧瞧!”
“盖闻郑国公雅量高致,犹参之圆融“他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