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兵看到二百封感谢信,也是眼都直了,凑趣道:
“国公,陆侯爷……这怕不是把给您写信当作业了。”
常茂又拆开一封信,兴致勃勃地读起来:
“盖闻仁者赠药,义士铭恩“
又有人写:
“尝闻郑国公常茂者,将门虎子也“
“善哉!”常茂拍案大笑,“这小秀才写得有模有样!”
又拆一封:
“参之为物,受天地精华“
“参之七须,暗合北斗这都什么跟什么?”
常茂乐得直拍桌子,笑歪了嘴,无情嘲笑:
“这下我可算知道,为啥有人考不中了!”
起初他看得津津有味:
有人引经据典将他比作孟尝君;
有人用四六骈文夸赞人参功效;
还有学生把辽东战功写成“堪比卫霍”。
又喝了点小酒,常茂只觉得自己如在云端,有些飘飘。
烛火渐深,国公爷的兴奋劲慢慢消磨殆尽。
当读到第三十七封“夫参者,参也”这样车轱辘话时,他终于打着哈欠抱怨:“他娘的,怎么比看军报还累”
亲兵憋着笑递上参茶:“爷,要不明天再看?”
“再看看~”常茂强撑着又看下去。
看着看着,感觉自己好像已经不识字了……
到第六十封,他已经能预判下一句必定是“伏惟将军天威”,又或者“武德昭昭光于日月”。
眯着眼,毫无耐心地往下看,常茂突然拍腿大叫:“这篇好!”
那篇文章破题便不俗:
“恩义之施,不在厚薄,而在雪炭”。
更妙的是中段将人参比作“辽东将士赤心”,看得常茂这个粗汉子都眼眶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