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4)页
    2018年,夏,巴雾峡依然风景如画。
    “你们是哪里人?到重庆来旅游吗?”
    千厮门大桥一如既往的热闹,人们在此驻足停留,沐浴在夏日清凉的晚风中,与远处洪崖洞璀璨的灯光合影留念。
    驾驶着“黄色法拉利”的司机师傅眼看这路况还得堵上一会,便主动找坐在后排的杨守安和周清茹攀谈起来,言语间把两人直接划归到了观光游客一类。
    “师傅,我们是重庆本地的,老家就在巫山县那边。”
    杨守安多半也不是第一次被“误会”了,笑着解释道。
    “啥子?不可能,你这普通话一点都不像重庆的,肯定是广东或者福建那边的,我开出租车这么多年哪里的口音没听过,你别想骗我。”
    司机师傅信誓旦旦,做他这行的阅人无数,一眼就判断出这两个长相俊俏,衣着时髦的年轻人多半是从沿海的大城市来的。
    杨守安和周清茹相视一笑,反正闲来无事,便把从响应三峡移民号召到扎根在上海和广州两城的经历大概说了一遍,只是这本地的方言确实生疏了,很多发音多少显得不那么标准,甚至讲到某些词汇的时候两人还要想一下,或是直接用普通话来代替。
    “原来是三峡移民啊,那真是了不起,你们是国家的大英雄,这次是打算回老家看看?巫山的新县城可漂亮了,前两年我还去过一次。”
    知道原委的司机师傅彻底打开了话匣,说着这些年祖国的强盛和重庆的日新月异,当然还有自己安定幸福的生活。
    杨守安和周清茹不再插话,只是安静地听着师傅的“喋喋不休”,那些对山城的描述渐渐与记忆中的故乡重叠,一半恍惚,一半真实。
    这次他们来到重庆的确不是为了旅行,而是受到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的邀请,要作为杰出代表在一场重要活动中发言。
    像这样的机会近些年有很多,虽然公司的日常业务依然繁忙,但不管是杨守安还是周清茹或是阿四都尽可能的抽出空来出席参加。
    喝水不忘挖井人,他们三个能有今天的成就,一是离不开自身敢于直面艰难险阻的勇气与信念;二也得益于祖国腾飞和社会变迁所带来的诸多机遇。
    如果没有当初轰轰烈烈的三峡百万大移民,杨守安他们
第(1/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重启2007,从学霸到学阀神三群聊:三国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无上神帝龙王婿陆榆纪凝雪刚刚下山,发现自己多了个宝贝女儿要换肾快穿白月光穿进be剧本负鼎穿成影后后妈终极:绝世武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