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宋辞产生了深深的担忧,怕笙笙遗传了自己的内向,又因为自己有创伤性应激障碍的经历,难免怀疑影响到了笙笙。
季昀礼却显得很轻松。笙笙半岁以内,是他亲手带的,半岁以后,他也把重心放在家庭上。笙笙身体健康,心理也很健康,他有异于多数小孩儿的,是他的专注力,笙笙会沉浸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极难分心。
这并不能让宋辞真正放轻松。
直到一岁半,笙笙迎来了语言爆发期,他并不是一个聒噪的小孩儿一直说不停。但他想要做的事,想表达的意思,已经可以用多个词汇和简短的单句,宋辞总算松了一口气。
季昀礼和宋辞属于佛系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没有刻意去做早教和早期智力开发,全凭小朋友的兴趣随意摸索,主打一个自由。
每次去商场的儿童区,或者购置玩具的时候,笙笙总是会对积木类的玩具非常感兴趣。
季昀礼在家里为他打造了专属的游乐区,室内一间,室外一处。一岁到四岁,他从简单的积木拼搭到可以独立完成乐高,乐高渐渐成为小儿科,他开始研究高达。房间的一整面墙为他做了展柜,全部是他的【作品】。
幼儿园中班的某个周末,宋辞和季昀礼都忙着,陈妈和家里的保姆带笙笙在外玩耍,晚饭前回到家。
晚上,陈妈对宋辞说:“小姐,今天商场发传单,笙笙想去看看,就上了一节体验课,他似乎对那个很感感兴趣,好像是叫”
陈妈想了半天,最终还是没想起名字。
笙笙补充了一句:“编程,妈妈,我要学编程。”
陈妈拍了拍脑门:“对,是编程,我这个记性,真是老了。好像也是搭积木。”
笙笙等陈妈说完,补充道:“妈妈,编程不是简单的搭积木,是要从积木开始入门。那些对我来说已经非常简单,老师说,可以直接晋级。”
笙笙感兴趣的,主动提出要学习的内容,宋辞从来不会反对。她看了看季昀礼:“爸爸负责选一家适合我们笙笙的机构,尽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