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份奏折里,她说的极为详细,从计划的每个过程,到如何收服李秀田的,又如何派穆平等人监督的。
可以说,大大小小的事,事无巨细,全都和盘托出。
她也不知道为何这样,就是想分享心中的这份喜悦和激动。
当然,穆英也从未想过能收到皇帝陛下的回复。
她只要自己说就是了。
虽然写了两个时辰之久,可穆英非但没有一点的疲惫,反而十分的亢奋,双颊更是绯红。
随后,她检查了一遍又一遍,直到确认没有任何的错误的时候,这才小心翼翼的收拾好,发了出去。
话说,正带着大明新路军将领穆平等人的李秀田,又攻打下一座城池的时候,还未来得及庆祝,便听到了王都已经被大明军拿下的消息。
看着新路军的几个将领欢庆的样子,他的神色十分复杂。
作为高句丽的名将,他心中其实应该十分悲苦的。
但作为投降给大明军的降将,他又不得不挤出一丝笑容,向他们恭祝大捷,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忠心。
可这样的讨好奉承,若是让手下士兵看到的话,定会大大折损自己的威信。
所以,李秀田的内心十分的苦恼。
好在那穆家的几个将领,倒也能理解他的状况,并没有在这样的情况下,逼迫他来贬损曾经的旧主。
俗话说的好,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谁曾想,高句丽王都陷落,国君被大明军俘虏的消息,仅仅一天的时间,就传遍到了周边的各个郡城。
当然,这少不得大明军游骑兵的功劳。
当高句丽的王都一陷落,他们就立即领命,到各处开始大肆的宣传,以此攻心,击溃还在抵抗的高句丽将士的士气。
当高句丽的军民,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在震惊的同时,也没有太多的悲伤。
按理说,王国陷落,国君被俘虏,他们应该感到凄惨,悲凉,谁知大多数人竟感到轻松。
是的,浑身通透的轻松。
似乎他们王国的这个国君被俘虏,被灭亡,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他们竟是毫无的意外。
这就实在是太令人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