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6)页

    他能理解大战略的布局,但也对实际的执行有一些费解。
    常识来看,航运这块总是吨位为王。
    谁的船大,谁的运输成本就低,谁的市场就大。
    虽然不是专业人士,但郑宇村也知道,全球的航运巨头都是凭借巨轮起家的。
    而陈晨要反其道行之,搞小船。
    这种反直觉的主意一时半会很难消化。
    “关于你说的小船快跑,能再细一些吗?”郑宇村想要获得更多有效信息。
    “以目前的电池技术看,能量密度还不足以支撑太大的船和太远的航线,因此我们想在内河先试点一下。”
    “内河?”
    陈晨点头:“不知道你听过顺风的次日达计划吗?”
    “我知道啊,就是给空军送装备那个。”
    “瞎几把说,给空军送装备是无心插柳,这个次日达计划设立的初衷,是以大型货运无人机负担中短航线,减少运营成本,并且增加时效的计划。”
    郑宇村打趣了两句,随后一点就通。
    次日达的灵魂是双尾蝎。
    比起传统的货运飞机,这玩意儿不需要人,也就不需要机组成员,不用考虑执飞频次。
    因此只要有货物,这玩意能一直飞,用数量和频率来提高实效。
    经过这几年的试点,事实也证明无人货运飞机是中短航线的最优解。
    但陈晨觉得不够:“现在双尾蝎已经服役好些了,但还是没有达到卫总想象中那种极致无人化的场景。”
    “我懂,你再无人化,双尾蝎还是需要飞机场来配合。”
    “是这个道理,哪怕后来我们推出了一些新的网络,但也只是锦上添花,没有解决根本的痛点。”陈晨点头。
    后来的三体式网络也算是极致无人化的探索。
    起初,他们想用固定翼+旋翼+倾转翼的模式来解决痛点。
    但最后只解决了空军的痛点。
    顺风尝到了点甜头,不多。
    究其原因,有一个逻辑始终无法逾越。
    成本要低,飞机载荷一定得大。
    飞机载荷大,就必须要机场,否则无法安全起飞和降落。
    “那你刚才说的内河的意思是?”
第(2/6)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我在异世界当神王她有白月光重生后,高冷女神的社恐变质了胡志光时空隧道往返记我在修仙界开发新技术吞仙规则怪谈:开局一个工具箱尘嚣离海终极系列:这对cp我磕了误嫁豪门,闪婚老公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