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6)页
面留下了一根金钱鼠尾般的辫子。
    不得不说,钱谦益算是把贪生怕死的伪君子面孔展现得淋漓尽致。
    客观一点讲,虽然“水太凉”和“剃发”这两个千古流传的典故出自野史杂记,在细节上可能存在某些争议,但他投降满清、成为当时为人不齿的贰臣,却是不争的事实。
    原本钱谦益就是一个功名富贵心很重的人,他自己就曾在诗文中表示:“我本官人,是狼不是病。”
    最初,他认为投降满清并招降江南之功,没准可以在清廷实现自己位列台阁的夙愿。但很快,他就让人大失所望。
    事实上,他丢掉礼义廉耻,投降满清,却未能得到清廷的信任,仅仅被授予了一个礼部侍郎的闲职。
    当时有人写诗嘲讽钱谦益:“乾宫处处好胸襟,山斗才名天下闻。
    国破从新朝北去,官高依旧老东陵。”用“事二朝领袖”来讽刺他卑躬屈膝、甘做贰臣的丑态。
    或许出于对清廷待遇的不满,也或许出于良心方面的谴责,钱谦益在清廷只做了 5个月的官,就称病回乡了。
    回到老家后,他又摇身一变成为了“爱国者”,不断卷入各种所谓的反清复明运动。总的来说,在江南文人的笔记和评价中,他似乎一直在暗中策划反清复明的活动。
    由于前期已有反清嫌疑,清朝政府曾多次对他进行调查,甚至一度将他入狱,然而直到钱谦益去世,清朝竟然始终未能拿到他反清的确凿证据。不知道是他太过高明,还是清朝实在太过愚笨。
    直到康熙三年(公元 1664年),钱谦益以 83岁的高龄去世。
    而在他 70大寿时,他这样评价自己的一生:“我于明亡之时,该死不死,降清之后,却偷生得生,是一个被历史遗弃的不祥之人,只能与禽兽为伍。”
    因此,个人觉得称其为“贪生怕死的爱国者”再贴切不过,只不过“爱国者”要加上引号。
    纵观钱谦益这个人,历来都有很大的争议。他如同金庸笔下的岳不群一样,号称“君子剑”,却做着无耻的勾当。
    他既不能像黄宗羲一样释然归隐,也不能像吕留良一般坚持反清,他代表的是在时代浪潮下标榜忠义却虚伪至极的伪君子。这类人最可悲也最可恨。
    
第(2/6)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浪子回头:我能预见未来四合院,从气死易中海开始大明好王爷四合院之秦淮茹很旺夫修仙:开局是个瞎眼乞丐我比你多一个世界之魔兽亡灵法师净身出户,只能靠双修无敌爹爹开门,系窝呀!最狂邪医机械末世:我的机甲有亿点强